
謂怨苦之情發于管弦。 清 陳維崧 《賀新郎·春夜聽鼓師撾鼓》詞:“苦竹哀絲争欲鬧,靜聽八音之主,讓老革憑陵今古。”
“苦竹哀絲”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析:
基本含義
形容音樂或聲音悲傷凄涼,常通過管弦樂器(如竹制樂器、絲弦樂器)傳遞哀怨之情。其中“苦竹”指顔色暗淡、質地堅硬的竹子,象征悲苦;“哀絲”則指絲弦樂器發出的哀傷音調。
出處與用法
該成語出自清代陳維崧的《賀新郎·春夜聽鼓師撾鼓》:“苦竹哀絲争欲鬧,靜聽八音之主……”,原句通過對比樂器的喧鬧與聽者的沉靜,強化了悲怆意境。現代多用于文學或藝術評論中,描述音樂、戲曲等藝術形式傳達的憂傷情感。
延伸理解
從文化意象看,“竹”與“絲”在中國傳統音樂中分别代表笛箫類管樂和琴瑟類弦樂,二者結合既體現音色的層次感,又暗含“絲竹之音”常與文人愁緒關聯的文化背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詩詞用例或近義詞(如“哀絲豪竹”),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苦竹哀絲是一個形容詞詞組,多用來形容音樂或聲音的悲傷、哀怨。反映了作曲家或演奏者情感深沉的表達。
苦:艹(草頭)+ 口(丨)
竹:竹字頭(一)+ 豎鈎(勾)+豎鈎(勾)+ 又(丶)
哀:丨 + 一個反文(文) + 三點水(水)
絲:絲:一 +喜歡 +一
苦竹哀絲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傳統音樂,其中的苦竹指的是竹制的樂器,如笛子、箫等,哀絲則指的是絲制的樂器,如琴、古筝等。
苦竹哀絲(繁體字)
苦:艹(草頭)+ 匚(缺口)+ 口(丨)
竹:⺮(竹字頭)+ ㇑ (豎鈎)+ ㇑ (豎鈎)+ (點)
哀:丨 + 一(橫)+ 三點水(點)
絲:絲:一 +一(點橫)+一
他的演奏以苦竹哀絲為特色,将複雜的情感通過音樂表達得淋漓盡緻。
苦心、竹葉、哀怨、絲綢
悲凄、哀傷、傷感
歡快、愉悅、開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