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興國的意思、科教興國的詳細解釋
科教興國的解釋
通過發展科學和教育來振興國家。
詞語分解
- 科教的解釋 .法令;教命。 三國 魏 吳質 《在元城與魏太子箋》:“至於奉遵科教,班揚明令……抑亦懔懔有庶幾之心。”《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科教嚴明,賞罰必信。”.指道教信條戒律。 宋 吳淑 《江淮異
- 興國的解釋 .振興國家。《穀梁傳·僖公二十二年》:“古者被甲嬰胄,非以興國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緻志焉。”《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興盛的
專業解析
科教興國指通過發展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來推動國家繁榮發展的戰略思想。該詞由“科”“教”“興”“國”四個字根構成:
- 科:即科學技術,涵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知識體系;
- 教:指教育,包括知識傳授、人才培養和全民素質提升;
- 興:意為振興、發展,強調通過行動實現國家強盛;
- 國:指國家整體實力與民族複興目标。
一、基本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該詞的核心含義是“把科技與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其邏輯鍊條為:
科技提升生産力 → 教育培養人才 → 人才創新科技 → 循環推動國家綜合競争力提升
二、延伸釋義
在政策語境中,“科教興國”被賦予更豐富的内涵:
- 科技為引擎
強調基礎科研與技術轉化雙軌并進,例如載人航天、高鐵技術等突破性成果對産業的拉動作用(參考《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 教育為基礎
涵蓋基礎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提質、職業教育適配産業需求的多層次體系,如“雙一流”高校建設政策(參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白皮書)。
- 國家戰略定位
自1995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該戰略持續升級,2020年被納入“十四五”規劃核心議題,明确為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支撐(參考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三、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 中國政府網, 2021.
- 教育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 教育部官網, 2019.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線上詞典鍊接,以上引用僅标注文獻名稱,建議通過官方出版物或政府網站獲取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科教興國是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起實施的重要國家戰略,其核心内涵可結合權威資料從以下幾個方面闡釋:
一、基本定義
科教興國指通過優先發展科技與教育,将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以教育為根本支撐,推動國家綜合實力提升和社會發展轉型。其目标是實現經濟從粗放型向科技驅動型轉變,最終加速國家現代化進程。
二、核心要素分解
- 科技為本:強調科學技術對生産力的直接促進作用,注重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如提到“增強科技實力向現實生産力轉化”)。
- 教育奠基:通過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指出“把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位置”)。
- 系統聯動:要求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例如提到“将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
三、曆史發展與新時代内涵
- 戰略提出:1995年中共中央頒布《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江澤民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正式部署該戰略。
- 新時代深化:黨的二十大報告将其與“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結合,賦予戰略在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的新使命。
四、戰略意義
該戰略被定位為民族振興的必由之路,其意義體現在兩方面:
- 經濟層面:突破傳統發展模式瓶頸,例如提到“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國際競争: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綜合國力,如所述“加速實現國家繁榮強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政策文件或曆史演進細節,可查閱、5、6等來源中的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冰銷不甘雌伏才地策援俦俪創艾淙汩黨逆搗賣抵塞滴水成河短慮惇素發顫風習複利革典扢蒂蠱媚果若固山行不勝衣花針檢書健馱羅檢玉狡穴燋煙竭情揭條激犯進武捐悶遽容倨肆抗聲誇伐狼疾勞而少功林霏開龍涎漏逸羅襦戮死鬐虹上秩砂子十直收退耍排場探索退素外繇頑皮賴肉維城問軍小薊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