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晉 山簡 。 唐 王維 《漢江臨泛》詩:“ 襄陽 好風日,留醉與 山翁 。” 宋 周邦彥 《齊天樂》詞:“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馮惟敏 《二犯傍妝台·此景亭雨酌》曲:“兒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參見“ 山公 ”。
“山翁”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曆史人物指代
最常見用法指晉代名士山簡(字季倫)。他任鎮南将軍駐守襄陽時,以豪飲著稱,常醉遊高陽池。後世詩詞常用“山翁”代指他,如王維《漢江臨泛》中“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周邦彥詞“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歛”亦引此典。
隱逸形象象征
在文學中,“山翁”逐漸衍生為隱居山林、灑脫不羁的老者意象,如元代馮惟敏詩句“兒童莫笑山翁醉”,突顯淡泊閑適的生活态度。
現代特定人物代稱
現代語境中,“山翁”也被用作書法家、文人的别號,例如喀什書法家協會主席以“山翁”為號,但此屬個人化用法,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補充說明:該詞多出現于古詩詞或雅文學創作,拼音為“shān wēng”。使用時可結合“醉飲”“隱逸”等意象增強表達效果。
《山翁》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詞語,它指的是山中老人或山林隱士。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遠離塵世喧嚣,過着甯靜自在生活的人。
《山翁》的拆分部首為山和翁,山的部首是山字旁,翁的部首是知字旁。
山的筆畫數為3,翁的筆畫數為9。
《山翁》最初出自唐代杜甫的《贈衛八處士》一詩中:“明君悅直生,山翁應寶衣。”這裡的“山翁”形容了一位避世山林的隱士衛八,琢磨出了這個美妙的詞。
《山翁》的繁體字為「山翁」,沒有任何變化。
古代漢字是不斷演變的,所以《山翁》的寫法在古代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沒有找到《山翁》的具體古代寫法。
1. 那位老人住在山洞裡,真是一個真正的山翁。
2. 小明終日厭惡都市的生活,他夢想着能過上山翁般的簡單自在的生活。
1. 山間: 形容位于山區之間。
2. 山林: 指山中的樹木茂盛之處。
3. 隱士: 指生活在山林或僻靜之處,遠離塵嚣的人。
山公、山民
都市人、家居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