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一詩的意思、百一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一詩的解釋

詩篇名。為 漢 應璩 譏切時事之作。題名“百一”,有三說:(1)原詩可能有一百零一篇。(2)詩是五言二十句,正好一百字。(3)指百慮一失的意思。參閱《文選·應璩〈百一詩〉》 唐 李善 注。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文集之名始東京》:“有一人之集止一題者,《阮步兵集》五言八十篇,四言十三篇,題皆曰《詠懷》。 應休璉 詩八卷,總名曰《百一詩》是也。”亦省作“ 百一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若乃 應璩 《百一》,獨立不懼,辭譎義貞,亦 魏 之遺直也。”一本作“ 百壹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一詩是中國東漢末年文學家應璩(190年-252年)創作的一組五言古詩的總稱。其名稱及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一、名稱由來

“百一”之名源于詩歌的創作意圖與形式特點:

  1. “百慮一失”的警示:據《文選》李善注引張方賢《楚國先賢傳》,應璩作此詩意在諷谏當權者,取“百慮之中必有一失”之意,提醒執政者即使思慮周全也可能存在疏漏,需時刻反省。
  2. “百分存一”的規勸:南朝文學評論家鐘嵘在《詩品》中提出另一解:“‘百一’者,謂所撰篇中,百言或存一于正道”,暗指時政弊病叢生,唯以詩歌勸誡或存補救之萬一。
  3. 詩歌數量考:原詩總數或為百零一首(如《隋書·經籍志》載《百一詩》八卷),後世多取其整數統稱“百一詩”,現存完整詩作約三十餘首。

二、内容與風格

  1. 批判現實:詩歌以諷喻手法揭露漢末社會矛盾,如官場腐敗(“占募懷私”)、民生疾苦(“年饑損膳”),語言質樸而切中時弊。
  2. 儒家訓誡:繼承《詩經》美刺傳統,強調“明德慎罰”“節欲崇儉”,如“下流不可處,君子慎厥初”等句,體現儒家倫理教化思想。
  3. 言簡意深:采用五言短章形式,如“細微可不慎?堤潰自蟻穴”以比喻說理,開魏晉哲理詩先河。

三、文學史地位

  1. 承前啟後:上承漢樂府現實主義精神,下啟建安風骨,對阮籍《詠懷詩》、陶淵明《飲酒》等組詩創作有直接影響。
  2. 文體開創: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文人五言諷喻組詩,确立了“以詩為谏”的文人創作範式,《文心雕龍》稱其“獨立不懼,辭谲義貞”。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南朝梁]蕭統編,《文選·卷二十一》李善注,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南朝梁]鐘嵘著,《詩品·卷中》,人民文學出版社校注本
  3.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魏詩卷八》,中華書局出版

網絡擴展解釋

“百一詩”是三國曹魏時期應璩(字休琏)所作的一組五言古詩,其詞義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文學内涵綜合分析:

一、詞源與題名由來
關于題名“百一”有三種主流說法():

  1. 篇數說:原詩可能由101篇組成,取“百分之一”的警示意味;
  2. 字數說:單篇為五言二十句,共100字;
  3. 寓意說:源自“百慮一失”,暗喻勸誡統治者需審慎執政。

二、内容與特點
該詩以譏諷時政為核心,語言直白而寓意深刻。例如其中“下流不可處,君子慎厥初”等句,通過揭露官場弊端,警示當權者()。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評價其“獨立不懼,辭譎義貞”,肯定了其敢于批判的文學價值()。

三、現代釋義
當代辭典多将其引申為内容多元、形式豐富的詩文代表作(),但需注意這與曆史原意的“政治諷喻”存在差異。現保存較完整的《百一詩》可見于《文選》注本,部分詩句如“田家無所有,酌醴焚枯魚”展現了質樸的叙事風格()。

提示:該詞存在曆史原意與現代引申義的差異,研究時建議參考《文選》李善注等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處半中間保徒不道的淳澆辭托當十錢彈毫點穢斷漏陊落飛沉覆亂負釁攻駒珪冊鬼伥貴庚觚椠咍樂核辯輷輘夾帶将用兼收并畜菫荼謹惜疾惡如風堪布孔廟醂柿臨柴黎元洪梅臘猛火莫耶内和農穰平典千軍萬馬起鬨七月流火儒館三孽删竄盛德若愚生勢舍貧十人馔石子兒水态夙就恬怠同心協濟讬世枉刺枉費心思煨燼未知萬一吳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