尨眉皓發的意思、尨眉皓發的詳細解釋
尨眉皓發的解釋
眉毛黑白夾雜而頭發雪白。形容年邁的樣子。《後漢書·循吏傳·劉寵》:“ 山陰縣 有五六老叟,尨眉皓髮,自 若邪 山谷閒出。” 李賢 注:“尨,雜也。老者眉雜白黑也。”《文選·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 李善 注引《漢武故事》:“ 顔駟 ,不知何許人, 漢文帝 時為郎。至 武帝 ,嘗輦過郎署,見 駟 尨眉皓髮。”
詞語分解
- 尨眉的解釋 眉毛斑白。形容年邁。《文選·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 武 。”舊注:“尉,官名也。尨,蒼也。”
- 皓發的解釋 白發。謂年老。《後漢書·劉寵傳》:“ 山陰縣 有五、六老叟,尨眉皓髮,自 若邪山 谷間出,人齎百錢以送 寵 。” 南朝 梁 劉孝标 《辯命論》:“ 賈大夫 沮志於 長沙 , 馮都尉 皓髮於郎署。”
網絡擴展解釋
“尨眉皓發”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形容年邁之人的外貌特征,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máng méi hào fà(部分文獻注音為méng或chóu,但以權威來源的“máng”為準)。
- 字義:
- 尨:雜色,指眉毛黑白相間。
- 皓:白色,形容頭發雪白。
- 整體含義:眉毛花白而頭發全白,形容人年老的樣子。
二、出處與典故
- 成語來源:出自《漢武故事》,記載顔驷曆經漢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因未得重用,年老時仍為郎官。漢武帝見其“尨眉皓發”,感歎“何其老也”。
- 其他文獻引用:如《後漢書·循吏傳·劉寵》描述山陰縣老叟“尨眉皓發”,進一步強化其形容年邁的用法。
三、用法與語法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或賓語,專用于老年人。
- 感情色彩:中性,無褒貶傾向。
- 結構特點:聯合式成語,前後兩部分分别描述眉毛和頭發的狀态。
四、例句參考
- 《漢武故事》:“至武帝,嘗朁過郎署,見驷尨眉皓發。”
- 《後漢書》:“山陰縣有五六老叟,尨眉皓發,自若邪山谷間出。”
五、注意點
- 易混讀音:部分非權威來源标注“chóu méi hào fā”,但主流權威文獻均以“máng”為正确讀音。
- 適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長壽或曆經滄桑的老人。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武故事》及《後漢書》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尨眉皓發的意思
尨眉皓發是形容一個人年紀很大,頭發卻依然潔白如雪的情況。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長壽、健康或者智慧的長者。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尨字的部首是犬字旁,眉字的部首是目字旁,皓字的部首是白字旁。
尨字共有15畫,眉字共有9畫,皓字共有17畫。
來源
尨眉皓發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明代《四書讀法》一書中,已經有提到“尨皓”這個詞,形容人的頭發潔白如犬毛。後來,增加了眉字,形容人眉毛也白如雪。
繁體
尨眉皓發在繁體字中是「髈眉皓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尨字的寫法是「貘」,眉字的寫法是「眉」,皓字的寫法是「皓」。
例句
1. 他已經八十高齡了,卻依然尨眉皓發,精神矍铄。
2. 這位長者尨眉皓發,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村裡的智者與支持者。
3. 奶奶年過八旬,但仍然保持着尨眉皓發的青春容顔。
組詞
眉毛、眉目、皓白、皓月、發財、發展、發明
近義詞
白發蒼蒼、鶴發童顔、白發如雲、鶴發松姿
反義詞
烏發如雲、黧黑如炭、鬓發斑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