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互助社的意思、互助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互助社的解釋

即互助組。 毛6*6*東 《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二:“那時,在 江西 是勞動互助社和耕田隊,在 陝北 是變工隊,在 華北 、 華東 和 東北 各地是互助組。”詳“ 互助組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互助社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互助社是漢語中由"互助"和"社"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基于共同需求、以成員間相互幫扶為目的而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以下從詞典釋義、特征及社會功能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與詞源

  1. "互助"

    指個體或群體間雙向或多向的資源、勞力或精神支持。《現代漢語詞典》明确"互助"為"互相幫助",強調平等性與互利性(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社"

    古義指土地神或祭祀組織,後引申為志同道合者組成的團體(如"詩社""合作社")。在"互助社"中,"社"體現為制度化的集體框架(王力. 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00)。


二、核心特征

  1. 自願性與平等性

    成員基于共同需求(如資金周轉、技能提升)自主加入,地位平等,無強制性層級結構。

  2. 非營利導向

    主要目标為成員互濟而非資本增值。例如:

    • 信用互助社:成員集資提供小額貸款(參考:中國銀保監會《農村資金互助社管理暫行規定》);
    • 農業互助社:共享農機、技術及銷售渠道(農業農村部合作社案例庫)。
  3. 民主治理機制

    決策通過成員大會或選舉委員會實施,體現"一人一票"原則(《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二十三條)。


三、社會功能與實例

  1. 經濟互助

    解決弱勢群體融資難題,如民國時期的"合會"(傳統錢糧互助組織)演變為現代農村資金互助社(費孝通《鄉土中國》)。

  2. 風險共擔

    農業互助社通過聯合采購農資、共享保險降低生産成本與自然風險(案例:山東壽光蔬菜互助社)。

  3. 社區凝聚力

    老年互助社提供陪伴照料服務,填補家庭養老缺口(民政部"互助養老"試點報告)。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王力. 《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00.
  3. 中國銀保監會. 《農村資金互助社管理暫行規定》, 2007.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17修訂.
  5. 費孝通. 《鄉土中國》.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48/2013重印.

網絡擴展解釋

“互助社”是一個具有多重曆史和社會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時期和場景下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相關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互助社是一種以成員間互助合作為核心的組織形式,常見于金融、農業和社會活動領域。其核心理念是通過資源共享和風險共擔,滿足成員的生産或生活需求。


二、曆史背景與類型

  1. 早期合作金融組織(20世紀20年代)
    中國華洋義赈救災總會在河北倡導成立,初期形式為災後貸款互助。例如1930年江淮水災時,災民需組織互助社才能獲得貸款。

  2. 社會進步社團(五四運動前後)
    由恽代英等人在武漢發起的無政府主義社團,以《互助論》為理論基礎,影響了一批進步青年并衍生出多個類似團體(如新聲社、輔仁社)。

  3. 現代農村資金互助社
    經銀監會批準設立,由農民及農村小企業自願入股組成,提供存貸款等金融服務,實行民主管理,具有法人資格。


三、功能與作用


四、組織形式與合法性


五、相關概念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時期或類型的互助社,可參考标注的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鼈懆冰川作用冰清玉潔粃滓場功嘲調超絶成券成套赤龍沖決詞費翠錢費難飛溢趕飯擔高山滑雪關門狀挂笑軱戾椁席顧指昊天罔極鴻博闳門阛闬尖酸刻薄交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錦院開長筐當莨菪勞烈勞平老宋體累碁埒才角妙戮力率由舊則門可張羅民柄謀陷派仗平闆鋪拉潛熱勤效三鼎甲善辭山夔時倫宿柔铤貪嗔聽言體元居正途斃兔頭瓦墁諧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