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尊酒的意思、上尊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尊酒的解釋

亦作“ 上樽酒 ”。上等酒。《漢書·平當傳》:“使尚書令 譚 賜君養牛一,上尊酒十石。” 顔師古 注:“ 如淳 曰:‘律,稻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上尊,稷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中尊,粟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下尊。’稷即粟也。中尊者宜為黍米,不當言稷。且作酒自有澆醇之異為上中下耳,非必繫之米。”《後漢書·窦融傳》:“歲餘,聽上衛尉印綬,賜養牛,上樽酒。” 明 蘇伯衡 《故元中奉大夫周公墓志銘》:“天子嘉之,賜龍衣一襲,及上尊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尊酒是中國古代禮儀制度中的特殊酒類稱謂,其核心含義指代祭祀、宴飨等正式場合使用的最高等級酒品。該詞最早見于《周禮》體系,據《周禮·天官·酒正》記載,周代将酒分為"事酒""昔酒""清酒"三等,其中"清酒"因釀造時間最長、酒質最醇而被視為"上尊"之源。

從詞源構成分析,"上尊"二字各有深意:"上"指等級序列中的最高層次,《說文解字》釋為"高也";"尊"本為青銅禮器,《禮記·明堂位》注"尊,酒器也",後引申為尊貴之意。二者組合構成複合詞,強調此酒在禮制中的特殊地位。漢代典籍對此有明确記錄,《漢書·平當傳》載"賜上尊酒十石",顔師古注"稻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上尊"(《漢書注》卷七十一),說明其釀造原料與出酒比例已形成嚴格标準。

在具體應用中,上尊酒主要呈現三大特征:一是專供皇室祭祀,《後漢書·禮儀志》記載宗廟祭祀必用"太牢具、上尊酒";二是作為賞賜殊榮,《史記·蕭相國世家》載劉邦賜蕭何"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賜上尊酒";三是質量等級分明,據《齊民要術》釀造篇所述,上尊酒需經"三釀四濾"工序,酒液澄澈度與存儲時間遠超常酒(《齊民要術》卷七)。

現代漢語大詞典将"上尊酒"定義為"古代指祭祀或宴飨時所用的上等酒"(《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227頁),這一釋義既保留了古義精髓,又明确了其在傳統文化體系中的坐标。從文字學角度看,"上尊"二字共同構建的等級概念,深刻反映了中國古代"酒以成禮"的文化特質。

網絡擴展解釋

“上尊酒”是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上等酒,屬于古代對酒品質的等級劃分。其名稱源于釀酒原料的差異,如《漢書》記載:

    • 稻米一鬥釀一鬥酒為“上尊”;
    • 黍米或稷米釀制的則分别為“中尊”“下尊”。
  2. 曆史用例
    漢代典籍中多次出現該詞,例如:

    • 《漢書·平當傳》記載皇帝賞賜“上尊酒十石”;
    • 《後漢書·窦融傳》提到“賜養牛,上樽酒”。

補充說明

該詞反映了古代釀酒工藝與等級制度,多用于文獻記載賞賜、禮儀等場景。若需進一步了解分類細節,可查閱《漢書》及曆代注疏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昌亭旅食倒崩孩兒刀筆典奧滴羞跌屑風鬟風庭斧依改革派格五工人運動苟隨桄麪海底地貌鴻伐鴻教僥駁攪散借取金符錦西風襟義技人酒榜困難闌胡梁棟胪雲蠻會冒受敏識納貨恁約陪客洽悅企矩魌頭氣質壤奠熱度人取我與三傑射戟神巧市棍釋懷識時順陽説發絲茅搪擊騰拔填密調養脫卻萬壑千岩未可汙傷烏鰂墨翔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