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棟梁。比喻擔任國家重任的人。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士階條例》:“并拟省試、京試俱三年一次,考約士移於七月秋涼之時,俾士子等得以寬期習練,庶可倍獲真材,儲為樑棟。”
(1).屋宇的大梁。 晉 郭璞 《遊仙詩》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窻戶裡。” 宋 黃庭堅 《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裡中多佳樹,與世作梁棟。”
(2).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才。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大夫 文種 者,國之梁棟,君之爪牙。”《隋書·李景傳》:“ 楊玄感 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預焉,而 景 獨無關涉。帝曰:‘公誠直天然,我之梁棟也。’” 明 徐複祚 《投梭記·渡江》:“你自昔翩翩雄恣,英名徹遐邇,是王家梁棟,天府彜鼒。” 何其芳 《哭周6*恩6*來同志》詩:“一身真比 泰山 重,萬口6*交稱梁棟傾。”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梁棟漢語 快速查詢。
梁棟(liáng dòng)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建築學本義
指房屋結構中起支撐作用的主梁與正梁,特指橫向架設于屋頂最高處的核心承重構件。如《營造法式》所述:“梁棟相承,以受椽瓦”(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現代建築術語中,該詞多用于描述傳統木構建築的核心骨架。
二、社會引申義
比喻承擔重任的人才或社會支柱,常見于“國家梁棟”“社稷梁棟”等表達。此用法源自《後漢書·陳蕃傳》:“懔懔乎伊、望之業,梁棟之器也”,指代具有治國才能的賢臣(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年修訂版)。
三、語言應用特征
“梁棟”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詳細解釋:
指屋宇的大梁,即建築中支撐屋頂的核心結構。例如《遊仙詩》中“雲生梁棟間”,直接描述梁木在建築中的位置。
引申為擔負國家重任的人才,常與“棟梁”通用,強調對國家或社會的重要作用。例如:
需注意,此詞在現代漢語中更傾向使用“棟梁”,而“梁棟”多見于古籍或強調文學性表達。
八乘百指鮑庾乘駕楚貢錯閃大冠子夏代立大立菊點葉掉點兒東鞮煩拿飛金風淚眼風雲變態伏惟浮藻更待乾罷光緻龜印過敏骨镞黃骢馬降調狡扇積恩近路盡善積習生常句絶儁邁狂逆冷眼相待噒噒漣淪臨餞流言風語妙器默算女夫蟠際朋侶青門解袂青臒棄世稍漆蛇脊繩榘石沼收污絲錐逃避桃蠹髫小洿澤黠慧下辣手消腸酒西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