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符命。古代謂天賜與人君的符瑞,以為受命之憑證。《尚書璇玑钤》:“ 湯 受金符帝籙,白狼銜鈎入 殷 朝。” 南朝 齊 孔稚珪 《褚先生伯玉碑》:“蓋事詳於玉牒,理煥於金符。”
(2).古代帝王授予臣屬的信物,包括銅虎符、金魚符、金符牌等。 南朝 齊 謝朓 《思歸賦》:“施銀黃之沃若,剖金符之陸離。” 唐 王維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之二:“返葬金符守,同歸石窌妻。”《元史·百官志三》:“大都尚飲局,秩從六品。 中統 四年始置。設大使、副使各一員,俱帶金符。掌醖造上用細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王振鵬》:“後拜千戶,佩金符,總海運。”
“金符”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釋義如下:
天賜符瑞
指古代帝王受命于天的憑證,被視為祥瑞象征。例如《尚書璇玑钤》記載商湯“受金符帝籙”,南朝孔稚圭的碑文也提到“理煥于金符”。這類金符多與天命、政權合法性相關。
帝王授予的信物
包括銅虎符、金魚符、金符牌等,用于調兵遣将或官員身份認證。例如黃金符是金制兵符,需與朝廷持有的另一半驗合方能生效。
若需更詳細的文獻記載或曆史案例,可查閱《尚書璇玑钤》、南朝孔稚圭碑文等原始出處。
《金符》這個詞是指古代用金屬制作的符篆,通常用于印章或官方文件。金符代表着權力和尊貴。
《金符》的部首是金,含義為金屬。它由8個筆畫組成。
金符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用于指代古代官方文書上的金印。
《金符》的繁體字為「金符」,和簡體字形式相同。
在古代,金符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以金符的最初形态為例,在古文中金符的字形為「金」和「符」的結合體,類似于一個印章的圖案。
1. 他得到了一枚金符,表示他被任命為官職。
2. 這個印章是由精美的金符制成的。
金箍、符咒、符文、金屬
印章、金印、金蟬
木符、銅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