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尊酒的意思、上尊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尊酒的解释

亦作“ 上樽酒 ”。上等酒。《汉书·平当传》:“使尚书令 谭 赐君养牛一,上尊酒十石。”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律,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稷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尊。’稷即粟也。中尊者宜为黍米,不当言稷。且作酒自有浇醇之异为上中下耳,非必繫之米。”《后汉书·窦融传》:“岁餘,听上卫尉印綬,赐养牛,上樽酒。” 明 苏伯衡 《故元中奉大夫周公墓志铭》:“天子嘉之,赐龙衣一袭,及上尊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尊酒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的特殊酒类称谓,其核心含义指代祭祀、宴飨等正式场合使用的最高等级酒品。该词最早见于《周礼》体系,据《周礼·天官·酒正》记载,周代将酒分为"事酒""昔酒""清酒"三等,其中"清酒"因酿造时间最长、酒质最醇而被视为"上尊"之源。

从词源构成分析,"上尊"二字各有深意:"上"指等级序列中的最高层次,《说文解字》释为"高也";"尊"本为青铜礼器,《礼记·明堂位》注"尊,酒器也",后引申为尊贵之意。二者组合构成复合词,强调此酒在礼制中的特殊地位。汉代典籍对此有明确记录,《汉书·平当传》载"赐上尊酒十石",颜师古注"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汉书注》卷七十一),说明其酿造原料与出酒比例已形成严格标准。

在具体应用中,上尊酒主要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专供皇室祭祀,《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宗庙祭祀必用"太牢具、上尊酒";二是作为赏赐殊荣,《史记·萧相国世家》载刘邦赐萧何"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赐上尊酒";三是质量等级分明,据《齐民要术》酿造篇所述,上尊酒需经"三酿四滤"工序,酒液澄澈度与存储时间远超常酒(《齐民要术》卷七)。

现代汉语大词典将"上尊酒"定义为"古代指祭祀或宴飨时所用的上等酒"(《汉语大词典》第1卷,第227页),这一释义既保留了古义精髓,又明确了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坐标。从文字学角度看,"上尊"二字共同构建的等级概念,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酒以成礼"的文化特质。

网络扩展解释

“上尊酒”是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上等酒,属于古代对酒品质的等级划分。其名称源于酿酒原料的差异,如《汉书》记载:

    • 稻米一斗酿一斗酒为“上尊”;
    • 黍米或稷米酿制的则分别为“中尊”“下尊”。
  2. 历史用例
    汉代典籍中多次出现该词,例如:

    • 《汉书·平当传》记载皇帝赏赐“上尊酒十石”;
    • 《后汉书·窦融传》提到“赐养牛,上樽酒”。

补充说明

该词反映了古代酿酒工艺与等级制度,多用于文献记载赏赐、礼仪等场景。若需进一步了解分类细节,可查阅《汉书》及历代注疏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暗世暗中摈絶播化搏影不男唱吟辰牌厨廪撮合顶望蠹国耗民顿惫蹲风眼尔后二校繁浩奉腹勾魂骨鲠在喉贵爱龟肠国灵换佃黄包车讙愉呼王湔洗祭陌金兰小谱居下讪上科名草猎手丽迹龙驭鸾枳叹鹿辂闷弓儿缪戾逆喻判閲慓劲皮灯笼平淡无味弃文就武驱妖赏叹扇结食封事上十王宅素垩通邮宛款物际污杂遐绝虾鬣晓譬虾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