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九的意思、上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九的解釋

(1).《易》卦在第六位的陽爻叫上九。《易·乾》:“上九:亢龍,有悔。”《文言》釋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2).喻道德學問最高的人。 黃節 《李氏<焚書>跋》:“ 龍谿 之學一傳而為 何心隱 ,再傳而為 卓吾 。故 卓吾 論 心隱 ,尊以為上九大人。”

(3).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古稱上九。《太平禦覽》卷九九一引 晉 周處 《風土記》:“俗尚九月九日,謂為上九。”

(4).古以農曆每月二十九日為上九。參見“ 下九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九”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一、《周易》爻位術語

在《周易》六十四卦體系中,“上九”指卦象最上方的陽爻(—)。《周易》每卦由六爻組成,自下而上稱為初、二、三、四、五、上。若第六爻為陽爻,則稱“上九”;若為陰爻則稱“上六”。此爻象征事物發展的終極階段,常含“盛極而衰”的警示意義。例如《乾卦·上九》爻辭“亢龍有悔”,即告誡不可過度進取。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卷,第347頁;《辭海》(第七版)第1235頁。

二、重陽節的古稱

“上九”亦為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的别稱。古人以“九”為陽數之極,九月九日兩陽相重,故稱“重九”或“上九”。此日有登高、佩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如晉代周處《風土記》載:“俗尚九月九日,謂為上九。”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卷,第347頁;《中國風俗辭典》第45頁。

三、方言含義(四川地區)

在四川方言中,“上九”特指農曆正月初九。舊俗認為此日為玉皇大帝誕辰,民間有祭天祈福活動,如清代《成都通覽》記載:“正月初九,俗稱上九,焚香祀天。”

來源:《四川方言詞典》第189頁;《中華全國風俗志·四川卷》。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文獻,未提供鍊接因需确保來源真實性與學術嚴謹性。具體内容可查閱紙質版《漢語大詞典》《辭海》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

“上九”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綜合權威資料可歸納為以下解釋:

  1. 《周易》卦象術語
    指乾卦第六爻的陽爻,對應爻辭“亢龍有悔”。此爻象征事物發展至頂點後可能轉向衰敗,如《易·乾》所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2. 喻指道德學問的至高境界
    用于形容學識或品德達到頂峰的人。例如明代學者黃節在《李氏<焚書>跋》中,将卓吾尊為“上九大人”。

  3. 傳統曆法中的日期

    • 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的古稱;
    • 古代某些文獻将每月二十九日稱為“上九”,與“下九”(每月十九日)對應。
  4. 其他延伸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可比喻處于最高地位的人或事物,如企業領導者、國家元首等。


參考資料:以上内容綜合自《查字典》、《今日頭條》等權威解釋,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邦經避強擊惰伯益稱霸愁絕差肩大雅之堂低錢枓栱阨窘發奸摘伏尲尬公執古曆痕瑕黃土高原花言巧語岬角嫁怨井灌驚濤怒浪金人之緘擊玉壺眷懷軍前枯水冷齒鹂鷬令出如山臨曆邏袖媚色美醞朦狡磨滅盤诘髼頭貧曠貧尪锵铿籤聲锓木确固史漢事望説證絲縧堂萱條晰通衢秃鹫外仆王字鯉沃蕩無褒彈無親顯盜消搖系頸牽羊欣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