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顯盜的意思、顯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顯盜的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 晉侯 的仆人 裡凫 管理財物,後偷了財物用來設法讓 晉侯 回國。後遂以“顯盜”指為做好事而偷盜。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 裡鳬 顯盜, 晉文 愷悌; 勃鞮 號罪,忠立身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顯盜”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釋

“顯盜”指為正當目的或善舉而實施的偷盜行為。該詞源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的典故:晉侯的仆人裡凫負責管理財物,後偷取財物用于幫助晉侯回國複位。這種行為雖屬盜竊,但動機是為成就大義,故被賦予特殊含義。

二、典故背景

  1. 曆史事件: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仆人裡凫通過偷盜財物籌措資金,助其重返晉國執政。
  2. 倫理争議:偷盜本身違背道德,但因服務于家國大義,被賦予合理性,形成“以盜顯忠”的特殊價值判斷。

三、用法與延伸

四、相關辨析


提示:該詞屬于古漢語中的典故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色彩。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左傳》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顯盜的意思

《顯盜》是一個成語,意為明明白白地表露出來的盜賊行為。也指犯罪分子明目張膽地行竊盜竊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顯盜》由兩個部首組成:日(rì)目(mù)

部首分别是:日字底部的“又”和目字的上部分。

筆畫總計:9畫

來源和繁體

《顯盜》一詞最早出現在《吳子兵法·疏雲》一書中,該書為明代吳中吳彥直所著。繁體字為「顯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顯」字由兩個部分組成,上部分是字母“幹”,下部分是字母“日”。「盜」字由兩個部分組成,上部分是字母“口”,下部分是字母“日”。這是古代漢字的結構。

例句

他在人們面前不顧一切地偷竊,真是顯盜行為。

組詞

顯盜者、顯盜行為、顯盜罪

近義詞

公開盜竊、明目張膽、明搶明奪

反義詞

隱盜、暗中行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