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令出如山的意思、令出如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令出如山的解釋

命令一發出就一定徹底執行。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3回:“果然現任縣太爺一呼百諾,令出如山,隻吩咐得一句,便有一個門上,帶了好幾個衙役,拿着鐵鍊子,把這船上的老闆、夥計一齊鎖了帶上岸去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令出如山"是漢語中形容政令或命令具有極高權威性的成語,字面意為"命令一旦發出,便如同山嶽般不可動搖"。從構詞結構分析,"令"指代指令、法令,"出"表示發布,"如山"則用自然意象強調穩固性與強制性。該成語的核心語義可拆解為以下三方面:

  1. 權威性與不可違抗性

    "令"字在《說文解字》中被釋為"發號也",特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指令。"如山"的比喻源自古代軍事典籍,《孫子兵法·九地》強調"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凸顯軍令的絕對性。二者結合後形成軍政領域特有的權威表述體系。

  2. 曆史語境中的制度基礎

    據《周禮·秋官》記載,西周時期已建立"以八法治官府"的政令體系,其中"令"作為"掌邦國之治"的核心手段,通過"書于版,懸于門闾"的方式強化其公示性與約束力。這種制度設計為"令出如山"提供了法理依據。

  3. 社會傳播的語義擴展

    明清時期該成語開始突破軍政範疇,在《醒世姻緣傳》等通俗文學中,出現"令出如山嶽,動搖有鬼神"的表述,說明其已演化為強調組織紀律性與執行力的通用修辭。現代《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将其歸類為"施政類"成語,标注近義詞為"令行禁止"。

網絡擴展解釋

“令出如山”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一、基本解釋

“令出如山”指命令一旦頒布,必須徹底執行,不可動搖或更改,強調權威性和執行力。其核心含義與“令出必行”“驷不及舌”等近義,反義為“收回成命”。

二、出處溯源

  1. 《尚書·周官》最早記載類似表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
  2. 清代《官場現形記》明确使用該成語:“果然現任縣太爺一呼百諾,令出如山”。

三、用法特點

四、延伸對比

五、典型例句

  1. 古代用法:“船上的老闆、夥計一齊鎖了帶上岸去”。
  2. 現代擴展:“教官的令出如山作風滲入士兵心中”。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查閱《官場現形記》《尚書》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盎司按甲百年之後保傅卑秩奔注播亂草房朝踐戴憑席代越庖俎蕩析離居鬥诤蛾眉月方俗紛雲浮環貫盈關預晷時滑跤皇辔缋緌火彈簡籍家箦緝裁羁愁街道金剛砂祭仆絶地困隘陵衍率儉每當悶逼募緣疏青鬣輕羅青門解袂折困阇梨升課施呈石科熟口鼠齧蠧蝕熟獻天标忝幸貼説微感烓竈文譽五盾五月花號響音襄鐘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