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絕的意思、愁絕的詳細解釋
愁絕的解釋
極端憂愁。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沉飲聊自遣,放歌頗愁絶。” 唐 戴叔倫 《轉應詞》:“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絶。” 宋 王沂孫 《慶宮春·水仙》詞:“國香到此誰憐?煙冷沙昏,頓成愁絶。”
詞語分解
- 愁的解釋 愁 ó 憂慮:憂愁。愁苦。愁楚。愁煩。愁慮。愁郁。愁悶。愁容。愁緒。借酒澆愁。多愁善感。 憂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網絡擴展解釋
“愁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該詞讀作chóu jué,意為極端憂愁,形容極度哀傷或憂思難解的狀态。
-
詩詞出處與用法
- 唐代杜甫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寫道:“沉飲聊自遣,放歌頗愁絕”,借酒消愁卻仍難掩悲怆。
- 戴叔倫《轉應詞》中的“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以邊塞意象烘托孤寂哀愁。
- 宋代王沂孫《慶宮春·水仙》用“煙冷沙昏,頓成愁絕”描繪凄涼意境,寄托亡國之痛。
-
構詞與擴展
“愁”指憂慮、苦悶,“絕”表極緻程度,組合後強調情感達到頂點。類似表達如“愁苦”“愁緒”,但“愁絕”更具文學渲染力。
-
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賞析或仿古創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濃烈的情感色彩。
如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具體作品中的深意,可參考《杜詩詳注》或宋詞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愁絕》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可以拆分為“忄”、“九”和“至”三個部首,共有十四個筆畫。它源自古代漢字,繁體寫法亦為《愁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今天有所不同。《愁絕》的古代寫法為《愁絶》。當時的漢字更加繁複,筆畫較多。然而,這并不影響我們理解和使用這個詞語。
《愁絕》有着深刻的意義,它表示情感中的絕望與憂愁。它常用于表達某種境遇或情緒使人感到極度沮喪、無法自拔的狀态。下面是一個例句:“他的失敗使他感到愁絕,不知道如何繼續前行。”
與《愁絕》相關的其他詞語和表達包括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下面是一些相關的詞語:
- 組詞:愁苦、絕望、愁眉苦臉、絕望無助
- 近義詞:悲傷、憂郁、無望、絕望
- 反義詞:快樂、開心、希望、安慰
總之,《愁絕》是一個描述極度沮喪和絕望情緒的詞語。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