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為、态度不正常。《說文·尢部》:“尲,尲尬,行不正也。” 段玉裁 注:“今 蘇州 俗語謂事乖剌者曰尲尬。”《水浒傳》第十回:“卻才有個 東京 來的尷尬人,在我這裡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 沙汀 《老煙的故事》:“至少他是平靜下來了,沒有那種坐立不安的尴尬神情。”
2.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難以應付。 元 王伯成 《哨遍·贈長春6*宮雪庵學士》套曲:“謾赢得此身良苦,家私分外,活計尷尬。”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戴監生》:“汝牂羝不辨,香臭不分,有何尲尬,其恃汝母為護符耶!”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尲尬漢語 快速查詢。
“尲尬”是“尴尬”的異體寫法,其含義可從本義、引申義及用法三個層面解析:
“尲尬”本義與身體缺陷相關,後演變為描述心理或處境的窘迫,兼具行為異常、處境困難、神态不自然等多重含義。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字形演變細節,可參考《說文解字》及《康熙字典》相關條目。
尬尬(gǎnɡɡà)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人或事物感到尴尬、難堪或局促不安的情緒。
尬尬的偏旁部首為屍(shī),總字畫為10畫。
尬尬源自于古漢語,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尬尬”一詞多用于口語,表達不舒服、不自在的感覺,常用于形容社交場合或尴尬的情境。
繁體字“尷尬”也是表達同樣意思的詞語。
在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對于“尬尬”這個詞來說,古時的寫法和現在基本保持一緻。
1. 我們相互對視了一下,場面真是尴尬至極。
2. 他在舞台上一時緊張,感到很尴尬。
3. 當她意識到自己穿錯了衣服時,感覺真是尴尬透頂。
1. 尴尬場面
2. 尴尬境地
3. 尴尬局面
1. 不安
2. 局促
3. 難堪
1. 輕松
2. 自在
3. 悠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