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奸摘伏的意思、發奸摘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奸摘伏的解釋

同“ 發姦擿伏 ”。《魏書·良吏傳·宋世景》:“民間之事,巨細必知,發姦摘伏,有若神明。”《舊唐書·良吏傳上·賈敦頤》:“又發姦摘伏,有若神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奸摘伏”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現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結構與出處

  1. 成語結構

    • 發:揭發;奸:奸邪之人;摘/擿:揭露;伏:潛伏的罪行。四字組合強調對隱蔽惡行的精準揭露。
  2. 曆史典籍出處

    • 《漢書·趙廣漢傳》記載漢代官員趙廣漢“發奸擿伏如神”,贊譽其斷案如神。
    • 《魏書·良吏傳》稱宋世景“發姦摘伏,有若神明”,凸顯其明察能力。

三、用法與延伸


四、典故與示例

“發奸摘伏”不僅是一個曆史成語,更蘊含對公正執法與明察能力的贊譽,其核心意義在古今語境中一脈相承。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奸摘伏

《發奸摘伏》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揭發奸邪,除掉壞人。該詞由六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發(外部部首:又叫氵,三畫)

奸(外部部首:又叫大,五畫)

摘(外部部首:又叫扌,八畫)

伏(外部部首:又叫人,四畫)

源自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第十卷《童惡騙季舍》中的一則寓言,用于形容揭發和制裁壞人的行為。這個成語傳統字體為繁體字。

古時漢字寫法:
發:髟入
奸:耳幹大
摘:扌昔
伏:人言

例句:他向警方發奸摘伏,成功将兇手繩之以法。

組詞:發掘、發生、發明、摘要、伏擊、伏案、奸商、奸詐。

近義詞:揭發、告發、揭露、披露。

反義詞:包庇、庇護、縱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