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毀謗倨傲。《明史·道同傳》:“ 同 積不平,條其事奏之。未至, 亮祖 先劾 同 訕傲無禮狀。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誅 同 。”
“讪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àn ào,其核心含義為毀謗倨傲,即既包含言語上的譏諷貶損,又表現出态度上的傲慢自大。以下是詳細解釋:
《明史·道同傳》中記載:“亮祖先劾同讪傲無禮狀”,描述了道同因被誣告“讪傲”而遭誅殺的事件,體現該詞在古典文獻中的使用場景。
現代語境中,“讪傲”可形容傲慢自大、輕視他人 的行為,常用于批評那些自視過高、嘲笑或貶低他人的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案例,可參考《明史》相關記載(來源:)。
《讪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讪、傲。
1. 讪的部首是言,總筆畫數為6。
2. 傲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13。
讪:是從“言”音聲,意指嘲笑、譏諷。
傲:是從“敖”音敖,意指傲慢、自大。
《讪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分别為「訕傲」。
在古代,讪的寫法為「訕」,傲的寫法為「敖」。
1. 他讪傲的嘴臉讓大家都很惱火。
2. 不要讪傲地看待他人的不幸,要以寬容和同情的态度面對他們。
1. 譏讪
2. 傲視
3. 傲慢
4. 自傲
1. 諷刺
2. 鄙夷
3. 狂妄
4. 自負
1. 謙虛
2. 謙遜
3. 謙和
4. 謙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