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膺的意思、拊膺的詳細解釋
拊膺的解釋
捶胸。表示哀痛或悲憤。《列子·湯問》:“ 飛衛 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晉 陸機 《門有車馬客行》:“拊膺攜客泣,捶淚叙溫涼。” 唐 羅隱 《重九日廣陵道中》詩:“ 廣陵 大醉不解悶, 韋曲 舊遊堪拊膺。” 宋 王安石 《送吳顯道》詩之一:“以手拊膺坐長嘆,空手無金行路難。”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秀姑》:“ 田 癡立良久,拊膺大慟。”
詞語分解
- 拊的解釋 拊 ǔ 拍:拊掌大笑。 古同“撫”,安撫,撫慰。 器物的柄。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膺的解釋 膺 ī 胸:義憤填膺。 接受,承當:膺選(當選)。膺賞。膺受。榮膺。 讨伐,打擊:膺懲。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拊膺”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解釋
- 字面含義:由“拊”(拍打)和“膺”(胸膛)組成,意為“捶胸”。
- 引申義:表示極度的悲痛、哀傷或悲憤,屬于書面語表達,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
出處與用法
-
古籍引用
- 《列子·湯問》中記載:“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 晉代陸機《門有車馬客行》有雲:“拊膺攜客泣,捶淚叙溫涼。”
- 宋代王安石詩中亦用“以手拊膺坐長歎”表達憤懑無奈。
-
常見搭配
- 拊膺長歎:拍胸長歎,形容悲痛或感慨。
- 拊膺頓足:捶胸跺腳,強調情緒激動。
近義詞對比
- 捶胸:更口語化,如“捶胸痛哭”。
- 拊膺:更具文學色彩,多用于詩文或正式語境。
例句參考
- “言訖,不禁面神哀奮,拊膺頓足,涕淚撲簌。”(出自的造句)
- “廣陵大醉不解悶,韋曲舊遊堪拊膺。”(唐代羅隱詩句,引用)
“拊膺”是古漢語中表達強烈情感的動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情緒(如悲痛、憤懑)。現代使用較少,但可見于文學創作或引用古籍的場景。如需更多例句或搭配,可參考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拊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拊膺"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拍胸脯表達内心的悔恨、痛心或懊悔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拊膺"的拆分部首是手部和胸膛部分,其中"手"的部首是扌,"胸"的部首是肉, 兩個字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拊膺"源于《詩經·鄭風·拊膺》和《論語·陽貨》兩篇文哲作品。在古代時,人們通過拍擊胸膛,來表達内心的悲痛和懊悔。
繁體字
"拊膺"的繁體字為 "拊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拊膺"的字形稍有不同。"拊"在古時候寫作"拊拍","膺"在古時候寫作"贏胷"。
例句
他在失敗後拊膺自責。
他們深感痛心,都不禁拊膺歎息。
組詞
拊掌、拊撲、悔不拊膺
近義詞
悲傷、懊悔、自責
反義詞
釋然、寬慰、滿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