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聲清而長。《文選·成公綏<嘯賦>》:“橫鬱嗚而滔涸,洌繚眺而清昶。” 李善 注:“繚眺,聲清長貌。”
“缭眺”一詞存在兩種不同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視覺動态描述(現代用法) 指目光追隨物體或景色不斷移動,表達對事物的專注與欣賞。例如形容遊客被美景吸引時目光流轉的狀态。該解釋來源于成語用法,由“缭”(纏繞、追隨)和“眺”(遠望)組合而成。
二、聽覺特質描述(古典文獻用法) 指聲音清亮悠長,出自《文選·成公綏〈嘯賦〉》:“橫鬱嗚而滔涸,洌繚眺而清昶。”李善注解“繚眺”為“聲清長貌”,即聲音清澈而綿延。此釋義多見于古籍注釋類資料。
使用建議:
缭眺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遠眺、遙望”的意思。其拆分部首是缶(póu)和目(mù),拼音是liáo tiào。該詞來源于《南史·文學傳》中的一段描述:“視變缭缭, 眺遠既登。”在繁體字中,缭眺的寫法為繠眺。
古時漢字寫法中的“缭”字,指的是線縷繞盤旋的樣子。而“眺”字則演變自“眉頭皺起,聚視”的意思。将兩個字合并成“缭眺”,則形象地表示了遠眺之意。
以下是一些例句:
與“缭眺”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缭眺的近義詞包括:遠眺、遙望、眺望。
缭眺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來使用與之相反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