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入室的意思、入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入室的解釋

[gain the mastery of] 比喻學問或技能已達到深奧的境界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論語·先進》

雖受業門徒,非入室弟子,莫得親言。——《晉書·楊轲傳》

雖已登堂,尚未入室

詳細解釋

語出《論語·先進》:“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邢昺 疏:“言 子路 之學識深淺,譬如自外入内,得其門者。入室為深, 顔淵 是也;升堂次之, 子路 是也。”後以“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藝得到師傳,造詣高深。 漢 揚雄 《法言·吾子》:“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如 孔氏 之門用賦也,則 賈誼 升堂, 相如 入室矣。” 唐 杜甫 《丹青引》詩:“弟子 韓幹 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康有為 《在桂林得佳石示桂中學者》詩:“會見降嶽出豪隽,峨峨入室光炎天。”參見“ 入室升堂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入室”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源自《論語·先進》中孔子對弟子子路的評價:“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古代建築中,“堂”為前廳,“室”為内屋,“升堂”指學問初步掌握,“入室”則比喻達到精深境界,強調對學問或技藝的透徹領悟。

二、核心含義

  1. 學問技藝層面
    指在某一領域獲得真傳或造詣高深,如“入室弟子”特指得到師傳真谛的傳承者。例如漢代揚雄評價司馬相如的辭賦造詣時稱其“入室”,即肯定其文學成就的深度。

  2. 進階過程
    常與“升堂”連用為成語“升堂入室”,形容學問從淺入深的階段,如唐代杜甫贊畫家韓幹“早入室”,說明其技藝已超越普通水平。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延伸

提示:若需更多用例或曆史典故,可查閱《論語》《文心雕龍》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入室的意思

《入室》是一個常用詞彙,它指的是進入别人的房屋或室内。它常用來形容某人受到邀請或得到許可進入他人的房間、住處或内部空間。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入室》這個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入”和“宀”。部首“入”表示進入,它是由3筆構成的。部首“宀”表示室内空間,它是由3筆構成的。

詞語來源

《入室》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它在《詩經·召南·采蘩》一詩中有使用。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并流傳至今。

繁體字形

《入室》這個詞在繁體字形中的寫法是「入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入室》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是「入室」,但是字體的形狀可能與現代稍有差異。

例句

1. 邀請函上寫着:“尊敬的客人,請您入室參加我們的慶祝晚宴。”

2. 當他敲門進去時,她突然感到一股陌生人入室的寒意。

組詞

- 入室内(意為進入室内)

- 入室門(意為進入房間)

- 入室弟子(意為受到授課教師傅的指引)

近義詞

- 入屋(意為進入房屋)

- 入内(意為進入内部)

反義詞

- 出室(意為離開室内)

- 離開(意為離開某個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