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具告的意思、具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具告的解釋

(1).詳細告訴。《史記·刺客列傳》:“ 嚴仲子 具告曰:‘臣之仇 韓 相 俠累 , 俠累 又 韓 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

(2).備文告發。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雜記》:“七年冬,﹝ 鄭之惠 ﹞有病閒住,被參未結。鹽蠹 趙文淵 具告,反噬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具告”是漢語中的書面用語,由“具”(意為詳細、完備)和“告”(意為陳述、告知)組合而成,表示“詳細地陳述或告知”。這一詞彙在古代文獻和現代書面語境中均有使用,常見于正式場合或曆史文本中。

  1. 基本詞義

    “具告”指将事情的原委、細節完整地告知他人。例如《史記·項羽本紀》中“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意為項伯詳細告知張良相關情況。

  2. 語義解析

    • “具”:強調内容的詳盡性,如《說文解字》釋為“共置也”,引申為完備、全部。
    • “告”:指傳遞信息的行為,如《爾雅》注“告,謂以事語人也”。

      二者結合後,詞義重心在“全面而細緻地傳達信息”。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叙事、法律文書或需要嚴謹表述的語境。現代漢語中雖不常用,但在書面表達或引用古文時仍可見,如“具告經過”表示完整彙報事件過程。參考《漢語大詞典》釋義,其適用範圍包括正式報告、秘密傳遞等。

  4. 經典用例

    除《史記》外,《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亦有“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濟河,圍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二月甲午,晉師軍于廬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晉師,退,郤芮使夷吾重賂秦,曰:‘人實有國,我何愛焉?入而能民,土于何有?’從之。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秦伯謂郤芮曰:‘公子誰恃?’對曰:‘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雠。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公謂公孫枝曰:‘夷吾其定乎?’對曰:‘臣聞之,唯則定國。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文王之謂也。武王亦世,修文王之緒,緻天之屆,于牧之野。無貳無虞,上帝臨女。敦商之旅,克鹹厥功。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于魯。大啟爾宇,為周室輔。乃命魯公,俾侯于東。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孫,莊公之子,龍旂承祀,六辔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後帝,皇祖後稷,享以骍犧,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中“具告”的用法體現完整陳述事件的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

“具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 詳細告知
    源自古代文獻,指将事情詳盡地陳述或傳達給他人。例如《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嚴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韓相俠累……’”,這裡的“具告”即表示詳細說明原委。

  2. 備文告發
    指通過書面形式向官方檢舉揭發他人罪行。明代劉若愚在《酌中志》中提到鹽商趙文淵“具告”鄭之惠的案例,即通過正式文書進行舉報。現代用法中,此意多與法律或紀律檢舉相關,如揭發貪污、違法行為等。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覽...

弊久不護細行藏修嘈囋層殿稱尊大概齊當衆儋藍彈責典铨發面負矢幹罷幹餘骨梗澁割席分坐官灋胡鱅鬋發膠溺解鞅積害儆報鲸膏金靈馬進氣口九寰疾作谲説櫃柳抗詞亮迹聊叙哩哩羅羅粒選馬後驢前麥粉妙想目生派駐抛除譴黜鉗羅乞籴慶羨诠釋權首髯須參軍入口入射射戟瞬眼縮微卡片溫尋獻臣象齒限極憲銜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