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筒的意思、老套筒的詳細解釋
老套筒的解釋
一種舊式的步槍。 ********* 《把一切獻給黨·我們的工廠》:“ 羅克繩 一支一支拿起來介紹:這是 德國 的老套筒,這是 日本 的三八式,這是國6*民6*黨的 漢陽 造……世界上所有的步槍種類,這裡幾乎全有。”
詞語分解
- 老的解釋 老 ǎ 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 極,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 )。 晚年:老年。老境。 敬老,養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總是,經常:老是生病。 原來的:老地方。 與“嫩”相對:黃瓜長老了。 詞頭,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稱,或加在某些動植物名前構成多音節
- 套筒的解釋 套在管子等外面的筒狀物件,起保護、加強固定或連接作用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老套筒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老套筒”是中國近代對一種步槍的民間俗稱,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 老套筒指仿制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Gewehr 88)的早期國産型號,即漢陽造步槍的初期版本。它由湖北漢陽兵工廠于1895年開始生産。
2.名稱由來
- 因其槍管外包裹了一個全長型鋼制散熱套筒(用于防止槍管過熱),民間形象地稱之為“套筒步槍”或“老套筒”。
3.結構特點
- 仿制原型:以德國1888式步槍為基礎,融合了毛瑟槍機、曼利夏漏夾等設計,使用7.92毫米圓頭彈和無煙火藥。
- 缺陷:早期版本存在套筒易鏽蝕、槍機設計複雜等問題,後續改進為取消套筒的“漢陽造”。
4.曆史背景
- 漢陽兵工廠(初名湖北槍炮廠)于1895年投産,老套筒是中國近代最早批量生産的步槍之一,曾被清末新軍、民國軍隊廣泛使用。
- 在抗日戰争時期,包括八路軍在内的中國武裝力量仍部分裝備此槍,吳運铎在《把一切獻給黨》中記載了其與日式、德式步槍并存的場景。
5.别稱與關聯
- 除“老套筒”外,亦被稱為漢陽造、套筒槍、雙筒步槍,與後續改進版“漢陽造”存在技術承襲關系。
以上信息綜合自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若需更完整曆史細節,可查閱軍事檔案或兵器史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套筒的意思
“老套筒”是一個常見的漢語詞彙,用來形容某種觀念、行為或做法過于陳舊、刻闆,缺乏新意和創新。通常用來形容思想保守、循規蹈矩、沒有創新精神的人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老套筒”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
- 老(⺹,部首為⺰):表示肉類。
- 套(女,部首為女):表示包圍的意思。
- 筒(⺮,部首為⺮):表示竹子或容器。
根據部首的組合,可以得出這個詞的筆畫數目為11劃。
來源和繁體
“老套筒”一詞的來源尚無确切的考證,但可能起源于民間的口頭語言。這個詞目前隻有簡體字,并沒有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對于“老套筒”這個詞來說,它的古代字形可能有所變化,但由于沒有确切的文獻記載,我們無法得知具體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他的思維方式太老套筒了,缺乏創新和靈活性。
2. 這部電影的劇情和表演都太老套筒了,毫無新意。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老練、套路、筒子。
近義詞:陳舊、守舊、刻闆。
反義詞:新穎、創新、獨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