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在 广东 广州市 西北郊。原有 三元庙 ,为1841年 广州 人民抗 英 组织 平英团 之旧址。 清 张维屏 《三元里歌》:“ 三元里 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三元里”是广州市白云区的一个地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代发展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三元里位于广州市西北郊,辖区面积6.8平方公里,现为白云区下辖街道。其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
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广州,三元里村民韦绍光率众击退英军,并联合周边103乡民众发起“牛栏岗之战”,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大规模民众自发反侵略斗争。抗英斗争的核心遗址包括:
清代诗人张维屏在《三元里歌》中描述抗英场景:“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1958年郭沫若为纪念馆题词,进一步强化其历史地位。
总结来看,“三元里”既是承载民族抗争精神的历史符号,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缩影。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6、7、10、12等来源。
《三元里》是一个地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指的是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的一个地方,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击日本侵略的战斗地。
《三元里》这个词由“三”、“元”和“里”三个字组成。
1. 拆分部首:
- “三”字的部首是“一”。
- “元”字的部首是“儿”。
- “里”字的部首是“田”。
2. 笔画数:
- “三”字有三画。
- “元”字有四画。
- “里”字有七画。
《三元里》这个词来源于福建漳州市永春县的一个地名。清朝末年,有一支由漳州迁往广东开辟耕地的农民队伍,他们在广东建起了三个农田村落,分别命名为“南元”、“北元”和“东元”,合称为“三元”。后来,这里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地,因此得名为《三元里》。
繁体字形:「三元裡」。
古时候,有些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
示例:
- 古时的 “三” 字写作 “叁”。
- 古时的 “里” 字写作 “裏”。
《三元里》这个词常用于描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
示例:
- 他们在《三元里》浴血奋战,坚决捍卫了家园。
《三元里》这个词无法从字面上进行组词。
《三元里》这个词的近义词是《永新堡》。
《三元里》这个词的反义词是《日本侵略地》。
哀恳獖羊表微布头笺仓皇失措层云钗梁凤缠令称庆宸景齿粲蚩尤冢出超辵辵错音踧笮大达单破凡首棺椑海镜浩渺回荡恚悔鹄盼皎爽静泊靠拢磊佹泪盈盈寥阒蔺相如锚机旻宇内闼鸟星挪移骈骨骈邻樵苏不爨清淡勤人碕潭却流稍水烧尾士胄双胎鼠豺疏迟水中着盐説道朔土棠阴托翼违费温恭午间香刹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