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名。在今 四川省 阆中縣 。 宋 趙令畤 《侯鲭錄》卷一:“ 閬州 有 三雅池 ,出 潘遠 《記聞譚》。雲昔有人修此池,得三銅器,狀如盃盞,上各有二篆字:一雲伯雅,二雲仲雅,三雲季雅。不知所由,乃名此池為 三雅池 。”參見“ 三雅 ”。
“三雅池”是位于今四川省阆中市(原阆中縣)的一處曆史遺迹,其名稱來源與古代器物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地理位置
三雅池位于四川省阆中市,這一信息在多個文獻中均有提及。阆中為曆史文化名城,池名可能與其地理或人文背景相關。
名稱由來
據宋代趙令畤《侯鲭錄》記載,有人修繕此池時,發掘出三件銅制器皿,形狀類似杯盞,器身分别刻有篆書“伯雅”“仲雅”“季雅”字樣。因不明其來源,故以“三雅”命名該池。
“三雅”的含義
“伯雅”“仲雅”“季雅”實為東漢劉表所制的三種酒器,對應不同容量:
文獻記載
除《侯鲭錄》外,潘遠的《記聞譚》也提及此事,但原書已佚,相關内容通過後世文獻保留。
三雅池因出土刻有“三雅”名稱的銅器得名,其背後關聯東漢酒器文化,是阆中地區曆史文脈的體現。更多細節可參考《侯鲭錄》等古籍記載。
《三雅池》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詩、書、禮三種文化的源泉。它代表了古代士人對于文化修養的追求和重視。
《三雅池》這個成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亻”、“斤”和“氵”,分别代表人、斧頭和水。總計十五個筆畫。
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尚書·虞書》中,成語原文為“三雅池齊,日新其德。曷葛之始?”意為池水清澈,日夜都新鮮。這裡的三雅池是指利用水源進行的一種文化養生方式。
《三雅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三雅池」。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可以将《三雅池》寫作「三雅池」。
他秉持着若幹年前前輩留下的三雅池思想,時刻提醒自己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文雅、雅緻、雅觀、書雅、吟雅、禮雅。
三雅池的近義詞有三雅澤、池齊。
三雅池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但可以以文化荒漠、混沌、庸俗等詞來描述相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