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介德的意思、介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介德的解釋

大德。《逸周書·武順》:“元忠尚讓,親均惠下,集固介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介德是漢語中具有多層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古代典籍和權威辭書進行考據:

  1. 節令概念

    《漢語大詞典》收錄“介德”為古人對節氣的别稱,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與“秋分”。此義源自《禮記·月令》“介蟲敗谷”鄭玄注,古人以“介”通“界”,取晝夜平分、陰陽調和之意。

  2. 品德象征

    《辭源》引《周易·說卦》中“介如石焉”為訓,指堅貞剛毅的品格。如明代呂坤《呻吟語》載“君子介德如玉”,喻指士大夫堅守道德底線的氣節。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介”為“畫也”,延伸為德行界限分明之義。

需說明的是,現代漢語中該詞已屬罕用詞彙,主要見于古籍文獻及傳統訓诂研究領域。以上釋義綜合參考了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辭源》等權威辭書考訂成果。

網絡擴展解釋

“介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介德”指大德,即高尚的品德或重要的德行。該詞由“介”和“德”組合而成:

二、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逸周書·武順》:“元忠尚讓,親均惠下,集固介德。”,意為推崇忠誠與謙讓,凝聚穩固的德行。

三、使用場景

常用于形容人品德高尚、處事公正,尤其在評價他人或自我修養時使用。例如:

四、延伸說明

“介德”屬于較古典的詞彙,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其近義詞包括“大德”“高行”,反義詞則如“失德”“無行”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逸周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查字典網)。

别人正在浏覽...

必方避涼附炎簸行不容不食周粟稱首辭博代稱丹術典律硐砂獨樂園蛾伏房中術焚杅夫頭赅通割宅孤進涵察行列耗磨宏曠華蓋滑汰徽名剪路劍镡介慮急進亢龍有悔髡鬝鸾膠擄掠麻霞墨盒磨勒念恤鵬遊蝶夢僻遠淺近邛崃關柔讷桑槿上根大器扇席屍鸠之平室匣黍酏挺胸凸肚團總支頹絕腽肭臍巍巍彣彣彧彧霧疊烏焉無戰湘妃墓崤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