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跪履的意思、跪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跪履的解釋

《史記·留侯世家》載: 漢 張良 遊 下邳 圯上,遇褐衣老父堕履圯下,命 良 取履,并長跪履之。老父曰:“孺子可教矣。”授以《太公兵法》。後以“跪履”表示向長者虛心求教。 唐 杜牧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詩:“ 劉濟 願跪履, 田興 請建籌。” 唐 黃滔 《裴侍郎啟》:“昨者面容跪履,親俾窺天,仍如琢玉之品題,更啟如金之然諾。” 宋 唐庚 《雙榕》詩:“摳衣倘可親,跪履安敢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跪履”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跪履”由“跪”和“履”組成,字面可理解為“跪下穿鞋”。但實際含義需結合典故理解,主要表示虛心向長者求教的态度。

二、典故來源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

漢初張良在下邳橋上遇一老父(黃石公),老父故意将鞋扔到橋下,命張良拾取并跪着為他穿鞋。張良恭敬照做後,老父稱贊“孺子可教”,傳授其《太公兵法》。這一故事成為“跪履”的典故來源。

三、引申含義

  1. 虛心求教:象征對長者的尊敬與謙遜學習态度,如唐代杜牧詩“劉濟願跪履”即用此意。
  2. 隱忍待機:部分解讀認為該典故也暗含隱忍以成大業的智慧。

四、注意點

參考資料

相關典故可進一步查閱《史記·留侯世家》原文,或參考唐代詩詞中的化用案例(如杜牧、黃滔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跪履》的意思

《跪履》是指人們由于恐懼、敬畏或崇拜而跪倒在地的行為,同時也指跪在地面上的鞋子或靴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跪履》拆分的部首分别是“足”和“屍”,其中“足”表示與腳相關的意義,而“屍”則表示動作。《跪履》的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跪履》是由“跪”和“履”兩個獨立的漢字組成的合成詞。其中,“跪”是形容跪下的動詞,表示人們向某人或某物敬畏、崇拜或請求,而“履”則是指鞋子或靴子。

繁體

《跪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跪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跪的寫法為「跪」,而履的寫法為「履」。

例句

1. 他對長者的敬畏之情使他下意識地跪履在地。

2. 在皇帝面前,臣民們都要跪履表達對皇權的順從。

組詞

1. 跪謝:指跪着向人表示感謝。

2. 履曆:指個人的工作、學習經曆。

3. 履職:指擔任職務并履行職責。

近義詞

1. 跪伏:表示跪倒在地,形容謙卑敬畏。

2. 台拜:表示行禮時跪倒。

反義詞

1. 站立:表示站立的姿态。

2. 行走:表示行動的姿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