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penetrable] 外貌忠厚而内情深藏難測。形容外貌與内心不一緻
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天猶有春秋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莊子·列禦寇》
亦作“ 厚貌深辭 ”。亦作“ 厚貌深文 ”。語出《莊子·列禦寇》:“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願而益,有長若不肖。”謂外貌忠厚而深藏其思想感情,不流露于外表或言語。 唐 李公佐 《謝小娥傳》:“ 小娥 厚貌深辭,聰明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 清 陳夢雷 《絕交書》:“指天誓日,厚貌深文,足以動人。”
“厚貌深情”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外貌看似忠厚,但内心深藏不露、難以捉摸,強調外表與内心的不一緻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莊子》原文及《漢典》等權威詞典。
《厚貌深情》是一個常見的成語,形容一個人待人接物态度溫和親切,内心深情厚重。
《厚貌深情》的三個字都是漢字,前兩個字分别是“厚”和“貌”,最後一個字是“情”。其中,“厚”的部首是廠,總共有9畫;“貌”的部首是豸,總共有9畫;“情”的部首是心,總共有4畫。
《厚貌深情》出自中國古代文化,“厚”表示對待他人的态度親切誠懇,“貌”表示外表和舉止的風度,“深情”表示内心的真摯情感。成語的意義是指一個人不僅外表和舉止友善,而且内心真實溫暖。
《厚貌深情》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厚貌深情」。
在古代漢字中,有些字的寫法與現在不同。例如,“厚”在古代寫作「厚」;“貌”在古代寫作「毛」;“情”在古代寫作「青」。
他對每個人都非常友善和體貼,真是個擁有《厚貌深情》的人。
厚道、貴族、深沉、情深意長。
親切和藹、情意綿綿。
冷漠無情、粗暴無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