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滅亡;喪失。《墨子·尚賢中》:“天鬼罰之,使身死而為刑戮,子孫離散,室家喪滅,絶無後嗣。”《東周列國志》第八回:“奈何聽無稽之言,行不測之事,自取喪滅,豈不惜哉?” 清 陳天華 《警世鐘》:“窮而無計的時候,喪滅天良的,也就降了洋人,替洋人殺起同胞來。”
“喪滅”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例句
三、用法與語境
提示:該詞屬書面語,日常使用較少,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
《喪滅》一詞是指失去生命或毀滅的意思。它是一個表示沉重、悲痛和毀滅的詞彙。
《喪滅》這個詞由“丶”、“工”、“火”等部首組成,總計15個筆畫。
《喪滅》一詞源自于漢語,具有古代漢字的屬性。
《喪滅》的繁體字為「喪滅」,包含有更多的筆畫。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康熙字典》,《喪滅》的古代寫法為「搔歳殺」。
1. 他因車禍喪滅了自己的雙腿。
2. 大火席卷了整個村莊,使其徹底喪滅。
1. 喪心病狂:形容行為極端瘋狂,喪失理智。
2. 自暴自棄:形容對自己毫無希望,完全放棄的心态。
3. 全軍覆滅:形容整個軍隊被殲滅,一敗塗地。
4. 全球毀滅:形容整個地球遭受毀滅性的災難。
1. 滅亡:指某一事物完全消失或覆滅。
2. 毀壞:表示遭到破壞或損壞。
3. 消逝:表示時間流逝,事物漸行漸遠。
1. 生存:指繼續存在、活着。
2. 興盛:表示事物繁榮、昌盛。
3. 存在:表示事物的實際存在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