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稱“ 青釉料 ”。一種塗在瓷器坯體上的青色塗料。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白瓷》:“凡為碎器與千鐘粟與褐色杯等,不用青料。”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瓦》“成色以無名異,棕櫚毛等煎汁塗染成緑黛” 锺廣言 注:“無名異是一種含有氧化鈷、二氧化錳及其他氧化物的複礦,可作為瓷器的青釉料。”
"青料"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領域進行解釋:
一、瓷器工藝領域 指塗在瓷器坯體上的青色釉料,主要成分為含氧化钴的礦物(如無名異)。這種材料在高溫燒制後呈現青藍色,自元代起廣泛應用于青花瓷制作。
二、玉石珠寶領域
三、文學比喻用法(較少見) 個别文獻将其引申為"文采出衆者",取意于青料的色澤深度與珍貴特性。
補充說明:在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中明确記載,青料專指瓷器釉料,此為主要釋義來源。珠寶領域的應用屬于行業術語的延伸使用。
《青料》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用于染色、繪畫等方面的青色顔料。
《青料》的部首是“青”,由“土”和“靑”組成。它共有9個筆畫。
《青料》一詞來源于古代對用于繪畫和染色的礦物石墨的稱呼。青料通常由石墨進行研磨、提煉而成。
《青料》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青料」。
在古代,漢字《青料》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它的一種古代寫法是「靑料」。
1. 他使用了各種顔色的青料來繪制這幅山水畫。
2. 這種青料在明代非常受歡迎。
青石、青草、青蛙、青苔
青色、蒼翠、翠綠
紅料、白料、黑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