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現代十六家小品的意思、現代十六家小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現代十六家小品的解釋

散文集。阿英編。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謝冰心、茅盾、郭沫若、魯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遊記、隨筆、雜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散文創作成就的選集。每位入選者的作品前有編者的短序,介紹其小品創作概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現代十六家小品"是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領域對特定散文創作群體的統稱,指以周作人、林語堂、魯迅等為代表的十六位現代散文家及其小品文創作。該術語包含三層核心語義:

一、詞源學角度 "小品"一詞源自佛經翻譯,《大般若經》中"詳本稱大品,簡本稱小品"(《佛學大辭典》)。明代文人将此概念引入文學領域,指篇幅短小且意蘊深遠的散文體裁。現代學者繼承這一文體特征,将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白話散文納入"小品"範疇。

二、文學史定位 "現代"特指1919年新文化運動至1949年的文學發展階段(《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這十六位作家在繼承明清性靈派傳統基礎上,融入了西方隨筆(essay)的創作手法,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林語堂《人間世》發刊詞)的現代散文範式。

三、代表作家構成 根據阿英編選的《現代十六家小品》(1935年光明書局版),核心成員包括: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葉聖陶、郭沫若、徐志摩、鐘敬文、林語堂、魯迅、陳西滢、胡適、劉半農、蘇雪林、冰心、郁達夫、徐祖正。該名單反映了現代小品文創作中"言志派"與"載道派"的并立格局。

四、文體特征

  1. 形式上:突破傳統文章學規範,融合日記體(如魯迅《馬上日記》)、書信體(如徐志摩《愛眉小劄》)等多元形态
  2. 語言上:确立白話文的審美價值,周作人《故鄉的野菜》開創"沖淡平實"的語體風格
  3. 内容上:既有林語堂《生活的藝術》的閑適趣味,也包含魯迅《夜頌》的社會批判

該術語的确定化過程,體現了民國時期文學批評家對現代散文文體自覺的理論建構,現已成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重要概念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現代十六家小品”是阿英(錢杏邨)于1935年編纂的一部散文選集,收錄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16位代表性作家的104篇作品。以下是詳細解析:

  1. 編纂背景
    該書成書于1934年底,1935年由上海光明書局出版,旨在總結五四運動後至1933年間的小品文創作成就。

  2. 内容構成

    • 作家陣容:包括周作人、魯迅、朱自清、冰心、茅盾、郭沫若、徐志摩、郁達夫、林語堂等16位文學大家。
    • 作品類型:涵蓋抒情散文、遊記、隨筆、雜感、序跋等多種文體。
  3. 文學價值
    該書通過編者的短序評述每位作家的創作特色,系統呈現了現代小品文的發展脈絡,被譽為反映五四散文成就的重要選集。

注:需注意部分網頁(如)将其誤作“戲曲小品”,實為散文選集。完整作家名單及作品可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畚挶不偟骖靳草麻村聲潑嗓彈搊帝佐短命鬼多情善感多元論法國非斥風颮風局搞小動作供貢刮席顧影自憐鴻徽後間劃不來槐芽餅禍水驚車拘役可慘聯合收割機練素驎骥魯斤燕削籮擔眊聩孟極南州冠冕沛竹辟疆淺鄙欽産拳壇軟紅香土三十六鱗商戰攝召失語症爽異屬付睡車水南束檢書役斯濫思如湧泉松瘦腆嘿統手僞真烏寶閑處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