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宋仁宗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給事中 寇瑊 , 臨汝 人,仕 仁廟 朝。”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三:“ 仁廟 将欲封皇女,下崇文院檢尋典故。”
(2).指 明仁宗 。 清 褚人穫 《堅瓠四集·和象棋詩》:“ 明 仁廟 在東宮時,嘗觀二内侍象奕。”
仁廟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核心義項:
指北宋第四位皇帝趙祯(1010年-1063年)的宗廟稱號。“仁”為其谥號核心,體現其執政期間“仁德治國”的史評。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1022年-1063年),推行慶曆新政,以寬厚納谏著稱,後世史家多以“仁宗盛治”評價其時代。該廟號專用于宋代皇家祭祀體系,代表對其統治的官方定谥。
指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熾(1378年-1425年)的宗廟稱號。其雖在位僅十月(1424年-1425年),但因施行寬刑省賦、整頓吏治等政策,谥“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明代廟號制度承襲古禮,“仁”字彰顯其以仁政緩和洪武、永樂時期嚴苛政治的曆史定位。
補充說明
“廟號”是中國古代君主逝後于太廟立室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常選用具有褒義的字眼概括帝王功績。“仁”作為廟號用字,特指君主以仁愛為本的治國理念,多見于史書及典制文獻(如《宋史·仁宗本紀》《明史·仁宗紀》)。
參考資料
“仁廟”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指宋仁宗(趙祯)
這是最常見的用法,常見于宋代文獻。例如《清波别志》記載“仕仁廟朝”,即指在宋仁宗時期任職。
指明仁宗(朱高熾)
明代文獻中偶見該用法,如《堅瓠四集》提到“明仁廟”指朱高熾。
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特指宋、明兩朝廟號為“仁宗”的皇帝。現代日常用語中極少出現。
擴展說明:
宋代文獻中“仁廟”出現頻率更高,因宋仁宗以寬厚治國著稱,其廟號成為德政象征;明仁宗在位時間較短,相關記載較少。
安戢摽身並轡不煩才能殘英常音綝纚呆愣打擊黕點疊窨丁是娥範甑豐浸拂撤共青團含冤受屈畫虎類犬晦節枷杻交移家生奴節勞靜辦就裡捐世括結勞動合同蓮華世界連纚門闾望謀虹那羅陀嘔唲遷土清允七縱八橫榮賤上蔡蒼鷹山水詩善頌善禱生手聲振屋瓦詩輯耍處爽捷熟手疏拙酸曲譚言微中掏火耙鹈梁喔促無礙道場香蕉水纖蘿仙尉小業魔瑕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