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範甑的意思、範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範甑的解釋

猶範釜。 唐 羅隱 《寄大理徐郎中》詩:“官序 詵 枝老,幽塵 範 甑空。”參見“ 範冉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範甑"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曆史典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清貧的生活或安于貧困的節操。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字面含義與典故來源

"範甑"由"範"(指東漢名士範冉)和"甑"(古代蒸飯陶器)組合而成。典出《後漢書·獨行列傳·範冉傳》:範冉家貧斷糧,炊具甑中積滿灰塵,仍堅守志節不受嗟來之食。後世遂以"範甑"喻指清寒貧苦的生活狀态,如唐代羅隱詩雲:"範甑塵生憂寒餒"(《寄大理徐郎中》)。

二、文化引申義

  1. 安貧樂道的象征

    範冉甘守清貧、拒附權貴的事迹,使"範甑"成為士人高尚氣節的代稱。如宋代劉克莊詞"門前客已散矣,歎範甑塵埃"(《沁園春》),借以贊頌貧賤不移的品格。

  2. 生活困頓的隱喻

    明清小說常以"塵生範甑"形容家徒四壁之境,如《醒世恒言》中"範丹甑朽,堪嗟甑釜生塵"。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

    明确釋義:"範冉之甑。借指清貧的生活",并引《後漢書》典故為據 。

  2. 《辭源(修訂本)》

    指出該詞承載"貧士守志"的文化内涵,強調其道德象征意義 。

文化深意:範甑不僅指物質匮乏,更蘊含儒家"君子固窮"的精神内核。如《論語·衛靈公》"君子憂道不憂貧"的思想,與範冉"甯曳履行歌,不苟食祿"(《後漢書》語)的行為形成互文。

結論:"範甑"作為漢語文化符號,兼具物質貧困與精神堅守的雙重意象,是理解中國傳統士人價值觀的關鍵詞之一。其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典籍,典故本源見《後漢書·獨行列傳》。

網絡擴展解釋

“範甑”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主要用于形容清貧但有節操的賢士。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典故來源

“範甑”與東漢名士範冉(字史雲)相關。據《後漢書·獨行傳》記載,範冉因黨锢之禍隱居,生活貧困,“甑中生塵,釜中生魚”(米缸積灰、鍋中生蛀蟲),但仍堅持清貧自守,後成為安貧樂道的象征。


三、文學引用

  1. 唐代羅隱《寄大理徐郎中》:“幽塵範甑空”,以“範甑”喻指清廉自持的品格。
  2. 駱賓王《和李明府》:“塵虛範甑清”,進一步強化了其象征意義。

四、相關詞語


五、補充說明

“甑”本義為古代蒸食器具(底部有孔的木制或陶制炊具),如“甑塵釜魚”即米缸積灰、鍋内生蛀蟲,形容極度貧困。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多個來源,但因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後漢書》等文獻确認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百煉刀百萬雄師不見起慘服藏畜猖猾巢窠碜黩城防軍穿漏大嘗誕慶道鹹典策點瑟疊韻詩訂道獨茅阿匼額名鳳冠粟功列規輪含苞欲放橫汾體紅丁化解荒墜家邦金飙酒菜九回腸巨大君子仇咔吭穅豆摳摟藍翎利上生利緑豆蟆津迷死蘑菰南畝品藍迫激求牛仍疊日稷容像潤膩三指蛇酒飾室推見屯積居奇托墳委佩偎亵渥水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