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宋仁宗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给事中 寇瑊 , 临汝 人,仕 仁庙 朝。”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仁庙 将欲封皇女,下崇文院检寻典故。”
(2).指 明仁宗 。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和象棋诗》:“ 明 仁庙 在东宫时,尝观二内侍象奕。”
仁庙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核心义项:
指北宋第四位皇帝赵祯(1010年-1063年)的宗庙称号。“仁”为其谥号核心,体现其执政期间“仁德治国”的史评。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1022年-1063年),推行庆历新政,以宽厚纳谏著称,后世史家多以“仁宗盛治”评价其时代。该庙号专用于宋代皇家祭祀体系,代表对其统治的官方定谥。
指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1378年-1425年)的宗庙称号。其虽在位仅十月(1424年-1425年),但因施行宽刑省赋、整顿吏治等政策,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明代庙号制度承袭古礼,“仁”字彰显其以仁政缓和洪武、永乐时期严苛政治的历史定位。
补充说明
“庙号”是中国古代君主逝后于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常选用具有褒义的字眼概括帝王功绩。“仁”作为庙号用字,特指君主以仁爱为本的治国理念,多见于史书及典制文献(如《宋史·仁宗本纪》《明史·仁宗纪》)。
参考资料
“仁庙”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指宋仁宗(赵祯)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常见于宋代文献。例如《清波别志》记载“仕仁庙朝”,即指在宋仁宗时期任职。
指明仁宗(朱高炽)
明代文献中偶见该用法,如《坚瓠四集》提到“明仁庙”指朱高炽。
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特指宋、明两朝庙号为“仁宗”的皇帝。现代日常用语中极少出现。
扩展说明:
宋代文献中“仁庙”出现频率更高,因宋仁宗以宽厚治国著称,其庙号成为德政象征;明仁宗在位时间较短,相关记载较少。
阿娜安家落户白首为功名傍通半真半假敕躬螭蟠赤人宠惜电车电路图动员令逗乐子恶言厉色方情耕十亩田好事成双猾横狐肷箕斗鸡豆子金錍景仰救过不暇郡寄看书寇虣亏丧老丫头煤田默杀拏风跃云蠰谿翩旋劈丢扑冬蒲鲊钤律阒其荣竞如黄三等沈洁师律市刑庶卉擡褃淟涊蜩羹题襟头高畏逼危构巍科微力畏天恤民兀日诬淫小升小胥小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