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賤的意思、榮賤的詳細解釋
榮賤的解釋
顯貴與卑賤。 唐 陳子昂 《秋日遇荊府崔兵曹使宴序》:“若夫尊卑位隔,榮賤途分。”
詞語分解
- 榮的解釋 榮 (榮) ó 草木茂盛,引申為興盛:榮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榮悴(榮枯)。 受人敬重,與“辱”相對:光榮。榮升。榮譽。 “梧桐”的别稱。 草開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綠葉素榮。榮華。 姓。 枯恥辱
- 賤的解釋 賤 (賤) à 價錢低,與“貴”相對:賤賣。賤價。 舊時指地位卑下:賤民。貧賤。卑賤。微賤。 謙辭,舊稱與自己有關的:賤姓。賤軀。賤内(妻子)。 罵人的話:賤人。 指撒嬌或不尊重、不知好歹:這孩子又和
專業解析
榮賤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對比意義的複合詞,主要表示社會地位、身份尊卑或境遇顯達與卑微的區别。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一、本義解析
- 榮
指顯赫、尊貴、興盛的狀态。《說文解字》釋“榮”為“桐木也”,本義為草木開花,引申為繁盛、光榮。如《荀子·勸學》載:“榮辱之來,必象其德”,強調地位與德行的關聯。
- 賤
指卑微、低下的處境。《說文解字》注“賤”為“賈少也”,本義為物價低,引申為身份卑賤。如《論語·裡仁》雲:“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反映社會對卑微地位的普遍态度。
- 複合義
“榮賤”并置構成反義對立,凸顯社會層級的差異,如《漢書·食貨志》所言:“富貴榮賤,各安其分”。
二、文化内涵
該詞濃縮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等級觀念:
- 儒家倫理影響:孔子提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裡仁》),隱含對榮賤需合乎道義的評判。
- 道家辯證觀:《老子》稱“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揭示榮賤互為依存的關系。
三、語用演變
現代漢語中,“榮賤”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語境,如描述古代門閥制度(如“魏晉九品中正制以門第定榮賤”),或引申至人生境遇對比(如“不慕榮賤,安貧樂道”)。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0卷,頁782“榮”字條、頁1243“賤”字條。
-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頁1265“榮”、頁689“賤”。
- 《辭源》(修訂本),頁2387“榮”、頁2921“賤”。
-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頁113“榮”、頁131“賤”。
-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頁38關于貧賤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榮賤”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顯貴與卑賤的對立概念,常用于描述社會地位或人生境遇的差異。例如唐代陳子昂的詩句“尊卑位隔,榮賤途分”,即通過“榮賤”表達身份階層之别。
二、出處與用法
- 語源:最早見于陳子昂《秋日遇荊府崔兵曹使宴序》,原文用“榮賤途分”暗喻人生境遇的懸殊。
- 語境:多用于古典文學或議論性文本,體現對尊卑、貧富等社會差異的感慨。
三、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指出,“榮賤”作為成語時,可引申為“無論處于榮耀或卑賤的境地,都應保持品格與尊嚴”。例如強調人在順逆境中堅守道德準則的态度。
四、單字解析
- 榮:原指草木茂盛(如“本固枝榮”),後引申為興盛、光榮。
- 賤:本義為價格低(如“賤賣”),後指地位卑微(如“貧賤”)或品行低劣(如“賤骨頭”)。
五、應用示例
- 古詩文:常用于對比人生起伏,如“榮賤途分,唏噓難平”。
- 現代用法:可借喻職場、社會中的階層差異,但需結合具體語境。
提示:不同資料對“榮賤”的解釋側重不同,建議結合陳子昂原句和引申義綜合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把棍貝爾電話實驗室婢女陳景潤赤绋崇論谹議鋤荒垂衣楚魄疵議大峨貸款貸賒雕麗發號出令風虔赓響乖則黃塵禍福無門人自召間腦剪秋羅鹪鹩鲛帕嚼咬稷狐九重濟助踞鼃食蛤克敵弓刻骨銘心髡截淚花料選裂鼻流凘綠雲覓食末泥瓯宰評産平慮草平注強勉橋洞青緑乞紐忽濃秋明全通三畝宅少妃十世宥士徒探花郎天不轉地轉網城完好無缺晚筍無字悟謝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