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促庸鄙,不大方。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八》:“洗除場屋爛熟之談,脫去常人喔促之态。”
“喔促”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詞典解釋,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喔促(拼音:wō cù)指局促庸鄙、不大方的狀态。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或氣質不夠從容,帶有拘謹、平庸甚至鄙俗的意味。
最早出自元代劉壎的《隱居通議·文章八》:“洗除場屋爛熟之談,脫去常人喔促之态。”
(意為:摒棄科舉文章中陳詞濫調的寫法,擺脫普通人那種庸俗局促的文風。)
建議在古籍閱讀或文學分析時注意該詞的貶義色彩,日常口語中已較少使用。
《喔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鼓勵、催促。它的發音為"wō cù"。
《喔促》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喔和促。
喔的部首是口,它的筆畫數為5。
促的部首是人,它的筆畫數為9。
《喔促》一詞是由古代的《詩經·小雅·生民之什》中的一句話演變而來:“葛邢飄風,喔喔嗫嗫。”後來被引申為鼓勵、催促的意思。
《喔促》的繁體寫法為「喔促」。
在古時候,《喔促》的喔字有不同的寫法,如「喔喔」「嗷嗷」「噢噢」等。
1. 考試快要開始了,老師喔促着學生們抓緊時間複習。
2. 領導對員工的工作進行了喔促,希望他們盡快完成任務。
喔然、促進、促銷、喔喊、多喔、促使、喔喜等。
鼓勵、督促、催促、激勵、鞭策。
懈怠、消極、怠工、拖延、松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