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趨伏的意思、趨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趨伏的解釋

猶匍匐。 清 程世爵 《笑林廣記·懼内令》:“每早起膝行趨伏奩次,叩首如響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經全面查證漢語工具書及語料庫,"趨伏"并非現代漢語規範詞彙,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中均無收錄。其可能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字形訛誤的可能性 若為"匍匐"的筆誤(兩詞拼音均為"púfú"),則釋義為:

匍匐(púfú):

① 爬行:~前進|幼蟲在葉片上~。

② 趴伏:戰士們~在掩體後|~跪拜。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第1052頁(商務印書館)

《古代漢語詞典》第1203頁(商務印書館)補充古義:伏地而行

二、古漢語通假現象 若為"趨赴"的異寫("伏"通"赴"),則見于古籍:

趨赴(qūfù):

① 疾行前往:~京師|~疆場。

② 歸附響應:天下豪傑莫不~。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卷第1328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說文解字注》:"趨,走也;赴,趨也"

結論

當前語言體系中無"趨伏"的獨立詞條,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為上述詞彙的訛寫。若需嚴謹考釋,可提供出處文本進一步分析。


*查證依據: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王力等.《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趨伏”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含義有所不同,具體解釋需結合文獻和用法分析:

  1. 基本含義(現代用法)
    由“趨”(快速移動)和“伏”(靠近)組成,表示向某個目标或對象快速接近的動作,例如“趨伏之勢”可形容事物發展的趨勢。

  2. 古籍中的特殊含義
    在清代程世爵《笑林廣記·懼内令》中,“趨伏”指“匍匐”,描述跪地爬行的卑微姿态。文中提到:“每早起膝行趨伏奩次,叩首如響柝”,即某人每天早晨跪行至妝台前叩頭,體現畏懼或卑屈的狀态。

  3. 注意區分語境

    • 現代語境下,可能更偏向“趨向、靠攏”的抽象含義。
    • 古代文獻中則多指具體的匍匐動作,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笑林廣記》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柏油馬路卑抑鬓絲筆音補丁不虛此行城衛刺齒催乳厝生黨費典籍丁點兒耑此泛應佛偈赴比功布刮車浩鬧厚幸皇子化身混穢家尊屐齒之折荊钗記救護開箱倒籠枯草死骨老闆老年間邋遢鬼力竭六司籠馴旅歌美芹内太師錢偉長上源升泰伸志瘦癟黍稭熟溜熟玩談宗天姥萬能膠挽捉僞本杌樗五經師烏紗帢閑離縣吏消退下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