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縣吏的意思、縣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縣吏的解釋

縣之吏役。《管子·大匡》:“凡縣吏進諸侯士而有善,觀其能之大小以為之賞,有過無罪。”《史記·樊郦滕灌列傳》:“ 嬰 已而試補縣吏。”《漢書·衛青傳》:“﹝ 鄭季 ﹞以縣吏給事侯家。” 唐 韓愈 《贈崔複州序》:“幽遠之小民,其足跡未嘗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于鄉裡之吏者鮮矣;況能自辨于縣吏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縣吏”是中國古代縣級行政機構中的基層官吏,主要負責地方行政事務的執行和文書管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縣吏”指縣級政府中的低級官吏或差役,屬于地方行政體系中的基層執行者。其名稱由“縣”(古代行政區劃單位)和“吏”(低級官員)組成,區别于更高層級的“官”。

二、主要職責

  1. 行政執行:負責征稅、戶籍管理、治安維護等具體事務(如中提到的“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典吏”分管不同領域)。
  2. 文書處理:起草公文、記錄案件(如引《史記》中“嬰已而試補縣吏”反映其文書職能)。
  3. 差役服務:承擔押送犯人、傳喚當事人等雜務(提到“将之田縣吏縛以赴官”即此類工作)。

三、曆史沿革

四、社會地位

屬于“吏”階層,地位低于科舉出身的官員,但長期任職往往形成地方勢力。唐代韓愈指出“幽遠之小民……況能自辨于縣吏乎”,揭示其權力對民衆生活的直接影響。

以上内容綜合古籍記載及曆史研究,如需更詳細史料,可參考《漢書·衛青傳》《管子·大匡》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縣吏的意思

《縣吏》是指負責管理和執行縣事的官員。在古代中國,縣吏是中央政府派往各縣的官員,負責治理和管理縣級事務。

拆分部首和筆畫

《縣吏》這兩個字的拆分部首為“⻍”和“⺮”,其中“⻍”是人的偏旁部首,“⺮”則是一個獨立的部首。整個字共有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縣吏》這個詞的來源較為簡單,代表着它所代表的職位和工作。繁體字為「縣」和「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縣」字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吏」字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現今寫作「吏」的古字為「識」,包含有更多的筆劃。

例句

1. 他在縣吏的帶領下來到縣衙工作。

2. 這個縣吏非常負責,深受民衆的信賴。

組詞

縣尉、縣官、縣治、縣界

近義詞

縣官、縣長、縣令

反義詞

民衆、百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