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在 浙江省 嵊縣 與 新昌縣 之間。《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八·越州》:“ 天姥山 在縣南八十裡……《後吳録》雲:‘ 剡縣 有 天姥山 ,傳雲登者聞天姥歌謡之響。’”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峤與從弟惠連》詩:“暝投 剡中 宿,明登 天姥 岑。”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别》詩:“ 越 人語 天姥 ,雲霞明滅或可覩。”
“天姥”一詞的解釋可從地理、文化和文學角度綜合闡述:
天姥山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與嵊州市交界處,屬天台山脈分支,主峰撥雲尖海拔818米,由多個群峰組成,如細尖、大尖等,整體山勢連綿壯闊。其名稱源于山形似女子,古人附會為“天姥”(即“王母”,西王母的别稱),因此得名。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使其聲名遠播,詩中“天姥連天向天橫”“雲霞明滅或可睹”等句,以誇張筆法描繪其巍峨奇幻,成為山水詩經典意象。
“姥”讀作“mǔ”,古義為“老婦”,因傳說登山者可聞天姥(仙人老婦)歌聲而得名。部分文獻誤将其與四川峨眉山混淆,實為浙江境内獨立山系。
天姥既是地理實體,也是文化符號,融合自然景觀、神話傳說與文人理想,在古典文學中具有獨特地位。
《天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位于山東省萊州市東北的一座山名。它是中國道教聖地之一,也是中國五嶽之一的東嶽泰山的次嶽,被譽為“膠東絕頂”。
《天姥》的部首是“女”,總共有9個筆畫。
《天姥》這個山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山頂有一尊女娲石像而得名,象征着女性的傳承和力量。另一種說法是因山上常有雲霧環繞,宛如仙境,因此被稱為“天姥”。無論哪種說法,都使得這座山名具有特殊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天姥》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天姥》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在古代《字林音義》中的寫法為“天邈”,而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天邈”或“天教”。
1. 我前幾天去了一趟《天姥》,景色非常壯觀。
2. 請問您知道如何前往《天姥》嗎?
天姥觀、天姥山、天姥峰等。
膠東絕頂、東嶽泰山。
其他的山名,如華山、廬山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