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桡的意思、輕桡的詳細解釋
輕桡的解釋
小槳。借指小船。《文選·謝惠連<泛湖出樓中翫月>詩》:“日落泛澄瀛,星羅遊輕橈。” 李善 注:“《楚辭》曰‘荃橈兮蘭旌’, 王逸 曰:‘橈,小楫。’” 唐 戴叔倫 《送觀察李判官巡郴州》詩:“輕橈上 桂水 ,大艑下 揚州 。” 清 王士禛 《居易談錄》卷上:“錦纜無勞列畫艭,輕橈自愛倚船窗。”
詞語分解
- 輕的解釋 輕 (輕) ī 分量小,與“重(恘 )”相對:輕重。輕型。輕便(刵 )。輕于鴻毛。輕塵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暫)。 程度淺,數量少:年輕。工作輕。 用力小:輕放。輕聲。輕閑。輕描淡寫。 負載少,裝備簡省
- 桡的解釋 桡 (橈) á 〔桡骨〕前臂靠大指一側的骨頭。 槳,楫。 桡 (橈) á 古同“撓”,削弱。 古同“撓”,打擾。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輕桡(qīng ráo)是漢語中的古雅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引申義及文學意象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 輕:指重量小、靈巧或程度淺,如《說文解字》釋“輕”為“輕車也”,引申為“不重”之意。
- 桡:本義為船槳,《說文解字·木部》:“桡,楫也。”段玉裁注:“桡所以進船也。”後亦代指小船。
二、引申義與文學意象
“輕桡”合稱特指輕便的小船,多見于古典詩文,承載以下意境:
- 輕盈靈巧:如柳宗元《漁翁》中“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以“輕桡”暗喻扁舟穿梭山水的靈動(參見《柳宗元集校注》)。
- 隱逸情懷:唐宋詩詞常以“輕桡”象征遠離塵嚣,如“一葉輕桡泛碧波”描繪文人泛舟江湖的閑適(參見《全唐詩》卷五三二)。
三、權威典籍佐證
- 《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輕桡”為“小槳,亦指小船”,引《楚辭·九歌》“荪桡兮蘭旌”為源(參見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9卷)。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注“桡”為船槳,并引《淮南子·主術》“七尺之桡”佐證其工具屬性。
- 《王力古漢語字典》:指出“桡”在詩詞中常借代船隻,如“輕桡”即輕舟(中華書局2000年版)。
四、文化意蘊
“輕桡”不僅是工具名詞,更融入中國山水美學:
- 詩意載體:如李清照“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以輕舟意象寄托超然心境(參見《漱玉詞》)。
- 哲學符號:道家思想中“輕桡浮江湖”隱喻順應自然,《莊子·列禦寇》“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可互為映照。
參考文獻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
- 《柳宗元集校注》(中華書局)
- 《全唐詩》(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輕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意義:指小槳或小船。其中“桡”(ráo)在古漢語中意為船槳,例如《楚辭》有“荃桡兮蘭旌”的用法。
二、詞源與用法
-
結構分析:
- 輕:形容物體細小或輕便;
- 桡:本義為船槳,引申代指船。
- 組合後“輕桡”多用于詩詞中,營造輕盈、靈動的意境。
-
文學意象:
- 常見于描繪泛舟、離别的場景。例如:
- 唐代戴叔倫:“輕桡上桂水,大艑下揚州”;
- 杜牧:“明月輕桡去,唯應釣赤鱗”。
三、讀音注意
- “桡”的讀音:此處讀作ráo(如“饒”音),而非另一讀音náo(意為彎曲)。
四、總結
“輕桡”通過簡潔的詞彙組合,既指代具體的小船或槳具,也承載了古典文學中特有的詩意美感,常用于表達泛舟江湖的閑適或離别的怅然。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用例,可參考謝惠連《泛湖出樓中翫月》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白黑颠倒拔戟成一隊别頭纏牽禅刹楚鸠錯刑代溝地黃杜門面壁感服嘎吱官政鬼州過繼懽暢皇陂化手假對緘鐍技工學校進畫九嫔巨工空忘樂隻離拆麗佳淩兢犂舌獄麗正修書院亂臣賊子鹿角叉落葉歸根麥策花麼麼抿子漠漠陌上歌目光如鏡紐結千岩競秀牽縱齊虜善敵尚志省耕身派式廓水洩不通恬惰天恩祖德通家無疵鮮車怒馬閑澹鄉老險仄西伯寫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