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的政事。《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服官政。” 陳澔 集說引 呂大臨 曰:“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仕者為士以事人,治官府之小事也;服官政者為大夫以長人,與聞邦國之大事者也。” 宋 蘇轼 《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詩:“薨薨曉鼓動,萬指 羅溝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纓。” 清 朱仕琇 《朱梅崖樂閑圖序》:“先生年五十一,正古人服官政之年。”
“官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官政”由“官”(官員)和“政”(政務)組成,指國家的政事,即官員治理國家、管理政務的行為和方式。該詞強調官員應以公正、廉潔的态度處理政務,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共利益。
古代典籍中的記載
根據《禮記·曲禮上》記載:“五十曰艾,服官政。” 陳澔集說引呂大臨注:“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 這裡指出古代官員的任職年齡标準:四十歲開始擔任基層職務(“仕”),五十歲後參與國家重大政事(“服官政”)。
曆代文人的引用
如宋代蘇轼在《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中寫道:“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纓”,清代朱仕琇也提到“服官政”與官員職責的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禮記》等典籍或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官政是指國家機關的行政管理和政治管理,包括政府機構、行政部門以及與之相關的官員和政策。
官政的部首是宀(mián)和攵(pū),總共有12個筆畫。
官政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夏官司馬》一書中,原指統治階級的政治管理。後來逐漸發展為指國家機構的政治管理體系。
官政的繁體字為官政。
在古代,官政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官政的古字形是宀攵鬥(mián pū dòu)。
1. 在這個國家,官政非常嚴密。
2. 改革開放以來,官政逐漸向市場經濟轉變。
3. 整頓官政,淨化政治生态,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
官府、政治、政府、政策、行政、管理
政權、官場、************
民主、自由、民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