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西伯的意思、西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西伯的解釋

(1).指 周文王 或 周武王 。《孟子·離婁上》:“吾聞 西伯 善養老者。” 焦循 正義:“ 西伯 ,即 文王 也。 紂 命為西方諸侯之長,得專征伐,故稱 西伯 。”《呂氏春秋·貴因》:“ 殷 使 膠鬲 候 周 師。 武王 見之。 膠鬲 曰:‘ 西伯 将何之?無欺我也。’ 武王 曰:‘不子欺,将之 殷 也。’”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送餞》:“ 羑裡 之囚, 宜生 不離 西伯 。”

(2).錫伯族的史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西伯"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背景:

一、古代爵位稱號(核心含義)

指周文王姬昌受商王朝冊封的爵位稱號。商代末期,姬昌統領西方諸侯,被商纣王封為"西伯",意為"西方諸侯之長"。《史記·周本紀》明确記載:"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西伯曰文王。" 此稱號代表了其在西方諸侯中的領導地位和權威。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源》(商務印書館)。

二、周文王的代稱

因姬昌受封"西伯"且功績卓著,後世常以"西伯"直接代指周文王本人,尤其在曆史文獻和儒家典籍中。例如《論語·泰伯》載:"(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雖未直呼"西伯",但所述人物即指受封西伯時期的姬昌。此用法突顯了其作為周朝奠基者的曆史角色。來源:《史記·周本紀》(中華書局點校本)、《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王力主編)。

補充說明

在部分語境中(如現代地名"西伯利亞"),"西伯"是音譯外來詞(如俄語"Сибирь"),與上述古漢語含義無關。但作為漢語固有詞彙,其權威解釋仍以周文王稱號為首要義項。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西伯”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曆史人物指代

  1. 周文王的稱號
    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封為“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統領雍州地區(今陝西一帶)。此稱號源于其德行與政治影響力,如《史記》記載“昔西伯拘羑裡,演《周易》”,指周文王被囚禁期間推演《周易》的典故。唐代杜甫詩“西伯今寂寞,鳳聲亦悠悠”也以“西伯”代指文王。

  2. 偶指周武王
    極少數文獻(如《呂氏春秋》)中“西伯”也用于周武王,但多數情況下專指文王。


二、民族曆史稱謂

“西伯”是錫伯族的史稱。錫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遼甯、新疆等地,清代史料中常以“西伯”作為該族舊稱。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備辜鼻青眼烏超然自逸單方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鞮鍪讀秒鳳花錦奉為至寶封植貴驕國立姑蘇台後曹淮甸斛二瘕胡帽降階江水不犯河水尖嫩極罵靜願九阍虎豹基樁愧情累趼勒拿河廉升理過其辭柳巷花街李膺仙履水珠呂宋牛馬相生片晌評委強羊凄淚青缸青籥全幅柔剛三鬥塵食檗霜角四輔私請鎖靠螳臂當轍條狀頽向吞蝕頑飙王陽術文疏霧岑污眼湘平縣旌心電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