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的意思、輕軌的詳細解釋
輕軌的解釋
輕軌,全稱輕軌運輸,LRT(Light Rail Transport),是一種有軌交通方式,既可以和公路汽車以及非機動車混行,也可以在獨立的的軌道上行駛。車輛可以由單節或多節組成,有軌電車就屬于這一類。輕軌可以有車站,也可以不設車站。 城市軌道交通中的“輕軌”與“地鐵”相對應,城市公交系統中的有軌電車、導軌膠輪列車與城市軌道交通輕軌列車在技術上完全不同,因此不屬于輕軌系統。城市軌道交通中的輕軌指的是在軌距為1435毫米國際标準雙
6*軌上運行的列車,列車運行利用自動化信號系統。
詞語分解
- 輕的解釋 輕 (輕) ī 分量小,與“重(恘 )”相對:輕重。輕型。輕便(刵 )。輕于鴻毛。輕塵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暫)。 程度淺,數量少:年輕。工作輕。 用力小:輕放。輕聲。輕閑。輕描淡寫。 負載少,裝備簡省:輕裝。輕騎。輕銳(輕裝的精銳部隊)。 認為容易,不以為重要:輕視。輕蔑。輕生。 隨便,不莊重:輕率(刬 )。輕佻。輕浮。 沉重 筆畫數:; 部首:車; 筆順編號:
- 軌的解釋 軌 (軌) ǐ 車子兩輪之間的距離,其寬度為古制八尺,後引申為車轍。 一定的路線:軌迹。軌轍(車輪行過留下來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過的道路或做過的事情)。 應遵循的規則:軌度(?)(法度)。軌範(規範,楷模)。步入正軌。 筆畫數:; 部首:車;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輕軌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輕軌是漢語中一個複合詞,由“輕”和“軌”構成。“輕”原指重量小或程度淺,引申為“便捷、靈活”;“軌”指軌道,特指列車行駛的專用路徑。現代漢語中,“輕軌”專指以電力驅動、采用輕型車輛、在專用軌道上運行的中等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核心特征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技術屬性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輕軌屬于“城市軌道交通的一種,與地鐵相比,具有軌道承重較輕、車輛編組較短、站點間距較小等特點”。其軌道結構通常采用鋼軌與混凝土結合方式,允許部分路段與市政道路平交,如中國交通運輸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定》指出,輕軌系統最高運行時速一般為70-80公裡,單向高峰小時客運量為1-3萬人次。
二、功能定位
從城市交通規劃角度,輕軌主要承擔次級交通走廊的運輸任務。例如《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将輕軌界定為“連接城市副中心與核心區的中等運量交通工具,適合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1-2萬人的區域”。其站台設計多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如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即為典型跨座式單軌輕鐵系統。
三、詞義演變
該詞源自20世紀初歐美“Light Rail”的翻譯,早期特指傳統有軌電車升級後的電氣化軌道系統。隨着技術進步,現代輕軌已發展為包含獨立路權、智能信號控制等特征的立體化交通網絡。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全國已有12個城市建設輕軌系統,線路總裡程突破1500公裡。
網絡擴展解釋
輕軌(Light Rail Transit, LRT)是一種城市軌道交通形式,主要通過固定軌道運行,具有中等運能、靈活敷設方式等特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起源
- 輕軌是由傳統有軌電車升級而來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采用鋼輪鋼軌技術,依賴架空接觸網供電或電動機驅動。其名稱源自早期較輕的軌道質量(每米約50kg),與重軌鐵路形成對比。
- 1978年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将其定義為現代有軌電車系統,中國标準中輕軌的單向客運能力為1-3萬人次/小時。
2.技術特點
- 軌道與路權:輕軌軌道可鋪設于地面、高架橋或地下,常與路面交通混行,但部分路段可能采用獨立路權。
- 車輛與載客量:使用低地闆鉸接車輛,軸重較輕,載客量小于地鐵,高峰時段可達1.5-3萬人次。
- 速度與能耗:設計時速通常低于120公裡,實際運行中能耗低、污染小。
3.優勢與局限
- 優點:運量大、準點率高、建設成本低(相比地鐵)、適應性強,能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 缺點:高架線路可能影響城市景觀,部分路段存在噪音和振動問題。
4.應用場景
- 輕軌適用于市郊或對景觀噪音要求較低的城區,尤其適合中等規模城市或大城市的補充交通網絡。
5.與其他交通的區别
- 與地鐵:輕軌運能較低,建設成本更經濟,敷設方式更靈活。
- 與高鐵:輕軌屬于城市内部交通,無需實名購票,且運行距離短。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标準或技術參數,可參考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保和殿炳如日星,炳若日星慘楚償贖臿築齒輪侈志稠濃地慝動刑範器佛堂告休更更佝瞀卦象旱幹鴻羽懽樂睑裂椒鹽濬遐老死魅勒石琏璐狸變龍見亂主錄錄論谏賣唱麥稈蟲門橹敏銳摹仿目不暇給袍甲偏縫飄蕩披揀平移鋪放撲虎兒遷方怯鈍邱壑全直軀骨三季三棱鏡三尊韶韺詩屋霜缟隨逐泰加林偷盜文緣霧氣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