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山與幽壑。多借指隱者所居。 宋 呂祖謙 《卧遊錄》:“ 顧長康 畫 謝幼輿 在巖石裡。人問其所以, 顧 曰:‘ 謝 雲一邱一壑,自謂過之。此子宜置邱壑中。’” 明 瞿佑 《歸田詩話·謝公墩》:“公《詠史》雲:‘ 穰侯 老擅 關中 事,長恐諸侯客子來。我亦暮年專一壑,每逢車馬便驚猜。’則公不獨欲專朝廷,雖邱壑亦欲專而有之。” 清 李來泰 《覺塵餘故人子也以僧來谒書此贈之》詩:“江湖遠道難通問,邱壑終身不療飢。” 清 鄭鉽 《題陳南麓都谏<匡山讀書圖>》詩:“邱壑詩中見,雲煙畫裡逢。”
(2).喻深遠的意境。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藝能·摹印》:“譬諸畫家,無胸中邱壑,以稿本臨模,終是下乘。”邱,一本作“ 丘 ”。 清 龔自珍 《與秦敦夫書》:“士大夫多瞻仰前輩一日,則胸中長一分邱壑;長一分邱壑,則去一分鄙陋。” 徐蘊華 《唐莊題壁》詩:“自笑胸無邱壑意,不堪着筆付丹青。”
“邱壑”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ū hè,主要有以下含義:
自然景觀
指山水幽深之處,如山峰、溪谷等自然地貌,常借指隱者居住的地方。例如《紅樓夢》中提到“胸中大有邱壑”,即形容人對自然景緻有深刻理解。
意境深遠
引申為深遠的藝術或思想境界,多用于形容詩畫、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深邃意蘊。如清代錢泳評畫:“無胸中邱壑,以稿本臨模,終是下乘。”
隱逸象征
古代文獻中常以“邱壑”代指隱士生活。例如宋代呂祖謙《卧遊錄》提到謝幼輿“宜置邱壑中”,暗喻其超然物外的品格。
藝術創作
在書畫、詩詞領域,形容創作者具備對自然與意境的深刻把握。如清代龔自珍所言:“長一分邱壑,則去一分鄙陋。”
異體字
“邱壑”與“丘壑”為異體字關系,意義相同,但“丘”因避孔子名諱(孔丘)在部分文獻中改寫為“邱”。
與“人才”的關聯
個别資料提到比喻“人才高低不平”,但此解釋較少見,需結合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古典文獻如《卧遊錄》《歸田詩話》等。
邱壑指的是山坡上的地壟,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才聚集的地方或者是享有崇高聲望的人物。
邱壑由部首阜和阝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邱壑源自于古代漢字,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詞彙。
邱壑的繁體字為「丘壑」。
古時候「邱壑」的寫法形狀可能有所不同,因為隨着曆史演變,漢字的形态也發生了變化。
1. 這座城市是一片人才邱壑,吸引了許多優秀的人才聚集到這裡。
2. 他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了業界的邱壑。
3. 那個村莊周圍的邱壑,使得農田的水分得到有效的調節。
邱壑在組詞中可以作為名詞或形容詞,如「邱壑之才」、「邱壑人才」等。
近義詞可以是「人傑地靈」或「人才濟濟」。
反義詞可以是「人才稀缺」或「默默無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