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摹仿的意思、摹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摹仿的解釋

見“模仿”

詳細解釋

亦作“ 摹放 ”。亦作“ 摹仿 ”。仿效。 宋 歐陽修 《學書自成一家說》:“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其摹放他人,謂之奴書。” 宋 陸遊 《跋坡谷帖》:“此當時往來書也……傳授明白,可以不疑,而或者疑其出於摹倣,識真者寡,前輩所嘆。”《明史·文苑傳二·何景明》:“ 夢陽 主摹倣, 景明 則主創造,各樹堅壘不相下。” 巴金 《秋》十二:“她在編造一個故事,摹仿着一個信教的少女對她的女友說話的口氣。”


見“ 摹倣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摹仿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摹仿(mó fǎng)是漢語動詞,指參照某種現成樣式或行為進行仿效、再現的過程。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一、本義:複制外在形态

指對具體事物外形、動作或聲音的再現。

例:

他仔細摹仿大師的筆觸,練習山水畫技法。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919頁。

查看詞條(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官方詞庫鍊接)


二、引申義:效仿行為或風格

延伸至對抽象行為模式、藝術風格或創作手法的學習借鑒。

例:

這首詩刻意摹仿了唐代的詠物詩風。

來源: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摹"字條目。

線上查閱


三、補充說明:與“模仿”的異同

“摹仿”與“模仿”為同義詞,但“摹”強調依樣複現的精準性,多用于書面語及藝術領域;“模仿”更側重行為層面的效仿,口語化程度更高。

來源: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943頁。

詞條對比


字形演變參考

“摹”從“手”部(扌),本義為用手描畫;“仿”從“人”部(亻),含參照而行之意,二字組合強化了“以實踐再現範例”的動作屬性。

來源: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段玉裁注“摹”字。

網絡擴展解釋

“摹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摹仿”指通過觀察和學習他人的行為、樣式或作品,進行效仿或複制。其核心在于“模仿”,強調在細節和形式上的相似性。例如,書法、繪畫等藝術領域常通過摹仿經典作品來學習技巧。

2.藝術理論中的延伸

在藝術創作中,“摹仿”不僅是簡單的複制,而是帶有創造性的臨摹。如亞裡士多德在《詩學》中提到,藝術摹仿應表現“完整的行動”,通過濾鏡般的加工引發情感共鳴和哲理思考。例如,悲劇通過摹仿人物命運,使觀衆産生共情。

3.曆史用例與文化背景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現代應用與争議

摹仿在教育和藝術訓練中具有重要價值,但過度依賴可能導緻缺乏創新。例如,繪畫中若僅追求形似而忽略神韻,則易流于表面。

總結來看,“摹仿”既是學習的基礎手段,也是藝術創作的起點,但其價值需通過創造性轉化才能充分體現。

别人正在浏覽...

材質蒼鸾策厲充拓颠頹惰力犯得上梵境煩嚣封隩佛眼相看光顧鴻源魂夢魂爽檟苦加深羁步季絹近謗襟聯赍怒絶惡良騎立儀麻搽沒查利妙算彌士密樹謎團墓石難活南樓内邸撚管牛齝驽朽迫厄撲朔迷離譴罰怯怯癡癡青梅欺僞饒餘日高日上神場十親九眷衰征跾跾髿鬖速嚴天将雄師通連維文文學社閑溜先民下眼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