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休的意思、告休的詳細解釋
告休的解釋
指官吏退休,辭職。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陸敬遊十赉文》:“爾奉上惟勤,接下以惠……手足胼胝,未獲告休。” 唐 李翺 《祭楊仆射文》:“知足告休,頤養于家。” 宋 梅堯臣 《答王德言》詩:“雖然自薅薙,抱痾方告休。”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七章二:“﹝ 朱仕魯 ﹞鬧起迂脾氣,當面交還朝笏,要告休回家。”
詞語分解
- 告的解釋 告 à 說給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誡。告訴。報告。勸告。奔走相告。 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發。告狀。控告。 表明,請求:告老。告急。自告奮勇。 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告成。告竭(宣布某種東
- 休的解釋 休 ū 歇息:休整。休假。休閑。離休。 停止:休業。 完結(多指失敗或死亡)。 舊指丈夫把妻子趕回母家,斷絕夫妻關系:休妻。 不要:休想。休提。 吉慶,美善,福祿:休咎(吉兇)。 助詞,用于語末,與“
網絡擴展解釋
“告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官吏主動辭去職務或退休,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發音:gào xiū
- 詞義:原指古代官員因年老、疾病或自願等原因辭去官職,後泛指主動辭職或退休。例如:“知足告休,頤養于家”(唐代李翺)。
二、詞語結構
- “告”:本意為“告知”,引申為“告别、離開”。
- “休”:意為“休息、停止”,此處特指“停止任職”。
- 兩字組合後,強調主動終止職務的行為。
三、使用場景
- 古代官場:多用于官員申請退休或辭職,如南朝梁陶弘景《授陸敬遊十赉文》提到“未獲告休”。
- 文學創作:常見于曆史小說或古文,如“宦海風波豈宜貪戀,下官意欲告休林下”。
- 現代延伸:雖不常用,但可比喻現代人主動離職或退休,需結合語境理解。
四、曆史用例
- 唐代:李翺《祭楊仆射文》中“知足告休”體現官員功成身退。
- 宋代:梅堯臣詩句“抱痾方告休”描述因病辭職。
- 現代:吳晗《朱元璋傳》記載官員朱仕魯“告休回家”。
五、注意事項
- 語境差異:古代多指正式辭官,現代使用需避免混淆。
- 情感色彩:含“主動選擇”的褒義傾向,不同于“罷免”等被動行為。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古籍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告休這個詞是指向他人宣告自己将要休息的意思。它由“告”和“休”兩個字組成。
它的部首分别是“口”和“人”。其中,“口”是表示聲音、言語的意思,而“人”則表示人的意思。
按照筆畫來拆分,“告”字一共有7畫,“休”字一共有6畫。
“告休”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如果有人要休息或離開一段時間,他們通常會用口頭或書面方式告知他人。所以,“告休”一詞在古代漢字中出現,并逐漸流傳至今。
在繁體字中,“告”字的寫法保持不變,而“休”字則寫作“休”。這僅僅是一種書寫形式的變化,不影響其意義。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目前廣泛使用的“告休”寫法是現代漢字标準寫法。在古代,使用篆書或隸書的時候,“告休”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一些例句如下:
1. 我明天要告休,不能和你一起去。
2. 他已經告休了,所以下個星期不會來上課。
“告休”可以和其他詞彙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告假”、“告别”等。這些詞語都具有告知、宣告某種狀态或行為的意思。
近義詞可以是“告知”或“通知”,都有向他人傳達一定信息的含義。
反義詞可以是“上班”或“工作”。這些詞意味着恢複正常工作或活動狀态。
希望這樣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