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韺的意思、韶韺的詳細解釋
韶韺的解釋
亦作“ 韶英 ”。 舜 樂和 帝喾 樂。亦泛指古樂。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歲律及郊至,古音命《韶》《韺》。” 宋 範成大 《複作耳鳴》詩之二:“東極空歌下始青,西方寶網奏《韶》《英》” 明 陳子龍 《雜詩》之七:“規蹤效墳典,抒論協《韶》《韺》。”
詞語分解
- 韶的解釋 韶 á 古代樂曲名。 美:韶光(a.美麗的春光;b.喻美好的青年時代)。韶華(同“韶光”)。韶景(美麗的春光)。韶秀(清秀)。 筆畫數:; 部首:音; 筆順編號:
- 韺的解釋 韺 ī 五英,中國帝喾時的一種樂曲:“古音命韶韺。” 筆畫數:; 部首:音;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韶韺"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複合詞,由"韶"和"韺"兩個字組成,特指上古時期兩種崇高、完美的雅樂,常被用來象征至善至美的音樂或太平盛世的禮樂教化。
-
"韶"的含義:
- 指上古聖王舜時期的樂曲《韶》,又稱《箫韶》或《九韶》。傳說此樂盡善盡美,孔子在齊國聞《韶》樂,曾"三月不知肉味",贊歎其"盡美矣,又盡善也"(《論語·八佾》)。
- 在《說文解字》中,"韶"被解釋為"虞舜樂也"。
- 引申義為美好、光明、華美等。
-
"韺"的含義:
- 指上古帝喾時期的樂曲《五英》或《六英》。《漢書·禮樂志》記載:"帝喾作《五英》。"《五英》亦被視為古聖王之樂。
- 《說文解字》将"韺"解釋為"樂也",段玉裁注進一步指出:"帝喾樂曰六英,古作'英',亦作'韺'。" 說明"韺"是"英"的異體字或特定指代。
- 引申義亦指向音樂的華美。
-
"韶韺"的合義:
- 本義:指舜樂《韶》和帝喾樂《英》(韺),合稱代表古代最崇高、最完美的帝王之樂,是禮樂文明的典範。
- 引申義/象征義:
- 至善至美的音樂:代表音樂藝術的最高境界。
- 太平盛世的禮樂:象征國家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和諧的理想狀态。
- 高雅文化的象征:常與"鄭衛之音"(被認為俗靡的音樂)相對,代表正統、典雅的文化藝術。
- 用法:常出現在古典文獻中,用以歌頌盛世或贊美音樂之美。例如班固《東都賦》有"揚世廟,正雅樂。神人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肅。乃動大辂,遵皇衢。省方巡狩,躬覽萬國之有無。考聲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燭幽。然後增周舊,修洛邑。扇巍巍,顯翼翼。光漢京于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是以皇城之内,宮室光明,阙庭神麗。奢不可逾,儉不能侈。外則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為沼。發蘋藻以潛魚,豐圃草以毓獸。制同乎梁鄒,誼合乎靈囿。若乃順時節而蒐狩,簡車徒以講武。則必臨之以《王制》,考之以《風》《雅》。曆《驺虞》,覽《驷鐵》。嘉《車攻》,采《吉日》。禮官整儀,乘輿乃出。于是發鲸魚,铿華鐘。登玉辂,乘時龍。鳳蓋棽麗,和銮玲珑。天官景從,寝威盛容。山靈護野,屬禦方神。雨師泛灑,風伯清塵。千乘雷起,萬騎紛纭。元戎竟野,戈鋋彗雲。羽旄掃霓,旌旗拂天。焱焱炎炎,揚光飛文。吐爓生風,欱野歕山。日月為之奪明,丘陵為之搖震。遂集乎中囿,陳師案屯。骈部曲,列校隊。勒三軍,誓将帥。然後舉烽伐鼓,申令三驅。輶車霆激,骁騎電骛。由基發射,範氏施禦。弦不睼禽,辔不詭遇。飛者未及翔,走者未及去。指顧倏忽,獲車已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馬踠餘足,士怒未洩。先驅複路,屬車案節。于是薦三犧,效五牲。禮神祇,懷百靈。觐明堂,臨辟雍。揚緝熙,宣皇風。登靈台,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西蕩河源,東澹海漘。北動幽崖,南耀朱垠。殊方别區,界絕而不鄰。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陸讋水慄,奔走而來賓。遂綏哀牢,開永昌。春王三朝,會同漢京。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内撫諸夏,外綏百蠻。爾乃盛禮興樂,供帳置乎雲龍之庭。陳百寮而贊群後,究皇儀而展帝容。于是庭實千品,旨酒萬鐘。列金罍,班玉觞。嘉珍禦,太牢飨。爾乃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鐘鼓铿鍧,管弦烨煜。抗五聲,極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武》備,泰古畢。四夷間奏,德廣所及。《僸》《佅》《兜離》,罔不具集。萬樂備,百禮暨。皇歡浃,群臣醉。降煙煴,調元氣。然後撞鐘告罷,百寮遂退"。
- 現代詞典釋義:現代漢語詞典較少單獨收錄"韶韺"一詞,其釋義主要依據古代文獻和字書。如《漢語大詞典》解釋為:"亦作'韶英'。舜樂和帝喾樂。亦泛指古樂。"
來源參考:
- 《論語·八佾》:記載孔子對《韶》樂的評價。 (可參考權威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
- 《說文解字》 (許慎):對"韶"和"韺"的基本釋義。 (可參考中華書局版或相關學術網站)
- 《漢書·禮樂志》:記載帝喾作《五英》。 (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或古籍數據庫)
- 《文選·班固<東都賦>》:使用了"韶韺"一詞的經典文獻例證。 (可參考中華書局版《文選》或相關數據庫)
- 《漢語大詞典》:現代大型辭書對"韶韺"的釋義彙總。 (可參考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或線上版如漢典網 [zdic.net] 需注意其引用來源的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韶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áo yīng,其含義與古代音樂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舜(上古賢君)時期的音樂“韶”和帝喾(五帝之一)時期的音樂“韺”,後泛指古代雅樂。
- 别稱:亦作“韶英”,二者為同一概念的不同寫法。
2.文化背景
- 曆史關聯:舜樂“韶”以典雅著稱,孔子曾評價其“盡善盡美”(《論語·八佾》),而“韺”則與帝喾時期的禮樂文化相關。
- 文學引用:唐代韓愈、孟郊在《城南聯句》中提及“古音命《韶》《韺》”,體現其作為古樂代表的地位。
3.擴展說明
- 同類詞彙:與“韶頀”(sháo hù,指商湯時期的宮廷雅樂)、“韶濩”(泛指廟堂之樂)等詞相關,但具體指向不同曆史時期的音樂。
- 現代使用:現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形容高雅、正統的音樂或文化傳統。
“韶韺”是融合舜、帝喾兩代禮樂文化的統稱,既體現古代音樂的審美高度,也承載着中華傳統雅樂的文化象征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發青衫賓僚哺糒不辭勞苦裁剸岔事車口敕局齒若編貝嗤摘叢悲蹿奔竄散丹曲調均彫困二韻詩法羅群島房分粉裝玉琢輔援幹道紫幹役稿底供直黑水靺鞨挾暮進尺浄刹驚震齎捧極飲钜工梁木兩性花陵遟米粃憫兇墨鬥魚磐牙辟官擗慄鉗形攻勢歉仄齊民期勖缺折上嫚下暴申禍無良世幹手镯四明狂監松針探撮突貫五國城無町畦蚬妹曉行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