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佛堂的意思、佛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佛堂的解釋

(1).佛所住的堂殿。《毗奈耶雜事》卷二六“即以右足踏其香殿” 唐 義浄 注:“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義。不可親觸尊顔,故但喚其所住之殿,即如此方玉階、陛下之類。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順西方之意也。”

(2).指供奉佛像的堂殿、堂屋。 清 陳維崧 《江城子·鮑讓侯載酒泛舟小泊城南諸寺紀所見》詞:“驀遇嬌紅澹粉佛堂邊。恰似濕雲倚一朵,扶不定,竹欄前。” 張天翼 《兒女們》二:“走過佛堂的時候他瞟了那邊一眼,瞥見五姨太太在敲着木魚念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佛堂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結合權威文獻闡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佛教徒供奉佛像、進行誦經禮拜的場所。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殿堂”,強調其宗教功能屬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進一步說明為“安置佛像供信徒禮拜的屋子”,突出其空間屬性和使用主體。


二、延伸解釋

  1. 建築特征

    傳統佛堂需設主尊佛像,輔以經卷、香案、蒲團等禮佛法器,空間布局需符合佛教儀軌。大型寺院佛堂常稱“大雄寶殿”,民居小型佛堂則稱“家佛堂”。

  2. 文化象征

    在漢語語境中,“佛堂”引申為清淨莊嚴的象征。如《辭源》釋其含“遠離塵嚣、修身養性之所”的隱喻義,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對精神淨土的描述。


三、文化意義

佛堂承載漢傳佛教“像教”傳統,即通過佛像雕塑傳遞教義。據《中國佛教建築史》載,其空間設計遵循“人-像-宇宙”的宗教哲學體系,使禮拜行為具現“即相悟真”的修行邏輯。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第5卷,P321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P392
  3. 《中國宗教建築詞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P87
  4.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P1204
  5. 李允鉌《華夏意匠:中國佛教建築空間論》,天津大學出版社,2014,P176

網絡擴展解釋

“佛堂”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含義

  1. 佛所居的殿堂
    源自佛教經典,如唐代義淨在《毗奈耶雜事》注疏中提及,西方将佛陀居所稱“健陀俱知”(梵語音譯),意為“香室”或“香殿”。中文語境下則統稱為“佛堂”,但嚴格來說與西方原意存在差異。

  2. 供奉佛像的場所
    指寺廟或家庭中陳設佛像、供信徒禮拜的空間,常見于宗教活動或私人修行場景。這一用法在《漢典》《辭海》等權威辭書中均有明确記載。


二、引申與特殊用法


三、例句參考


“佛堂”核心指與佛陀相關的宗教空間,需注意其詞源差異及語境變化。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建築或義烏佛堂鎮等延伸内容,可查閱專題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敖庾徧曉不終朝沉痼自若籌谟牀箦村箫社鼓達聲大宗的切地境窦窌端由鹗鷇反沖力方屏飛放非任風岚芬香腹背浮塵子傅重故琴烘襯講下砍營空盡鲙鲙連牍鸾轍路邊逯逯慕賴排檔速率評點本青泥嶺糗餈氣穴阙文趨吉避兇色寵深默世道人情食料收賄説不齊絲毫夙達所荷舔食貼錢推天搶地無堤之輿五虛六耗鹹若筅箒小鎮瑕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