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見的意思、龍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見的解釋

(1).《易·乾》:“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高亨 注:“龍出現于田中,比喻大人活動于民間,人見之則有利。”後因以“龍見”指王者能有治績。《莊子·在宥》:“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成玄英 疏:“聖人寂同死屍寂泊,動類飛龍在天。”

(2).喻羽化而登仙。《文選·郭璞<遊仙詩>之一》:“進則保龍見,退為觸藩羝。” 李善 注:“進謂求仙也,退謂處俗也。”

(3).《易·乾》:“雲從龍,風從虎。”“龍”喻事物的主幹,因以“龍見”喻文章根本已立。 晉 陸機 《文賦》:“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郭紹虞 等注:“‘龍見’句譬文章根本已立而枝節未妥。”

(4).蒼龍七宿出現。《左傳·桓公五年》:“凡祀,啟蟄而郊,龍見而雩。” 杜預 注:“龍見,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遠為百穀祈膏雨也。”《北齊書·恩倖傳·高阿那肱》:“ 源師 嘗諮 肱 雲:‘龍見,當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龍見”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具體意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王者治績的象征
    源自《易經·乾卦》“見龍在田”,比喻賢德之人(或君王)深入民間體察民情,後引申為統治者能建立功績、造福百姓。例如《莊子·在宥》中“屍居而龍見”即形容聖人靜如屍居、動若飛龍的政治智慧。

  2. 文章根本已立
    以“龍”喻事物的主幹,指文章或理論已确立核心框架。如陸機《文賦》“或龍見而鳥瀾”,形容文章根基穩固但細節需完善。

  3. 天文星象術語
    指蒼龍七宿(東方星宿)在特定時節出現于夜空,古人以此作為祭祀時令的參照,如《左傳》記載“龍見而雩”即指初夏祈雨儀式。

  4. 羽化登仙的隱喻
    道家思想中,龍象征超凡脫俗,如郭璞《遊仙詩》“進則保龍見”暗喻修仙者飛升的境界。


二、文化關聯


三、注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見:定義和來源

《龍見》(lóng jiàn)一詞是中文詞彙,指的是龍的出現和顯現。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秘生物,被視為吉祥和權力的象征。因此,當人們在傳說、故事或者現實生活中看到龍時,就用《龍見》來形容龍的顯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見》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龍(lóng)和見(jiàn)。

「龍」是一個漢字部首,意味着與龍有關的事物。

「見」是另一個漢字部首,意味着看、顯現或者有眼前所見的意思。

整個詞組的筆畫數為10劃。

繁體字

繁體字《龍見》是《龍見》的繁體形式,主要在台灣、香港和其他一些華人社區中使用。繁體字在書寫和形狀上與簡體字有所不同,但其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龍」的形狀相對簡單。它由一個「大」字旁邊加上一個「曰」字,表示龍的頭部形狀。

「見」的古代寫法與現代相似,由左右兩個「目」字旁邊加上一個「兒」字。

例句

1. 昨天我在湖邊見到了一條巨龍,真是太壯觀了!

2. 傳說中,隻有極為幸運的人才能親眼見到龍的顯現。

3. 這個城市的标志是一座巨大的龍頭,每天都吸引着許多遊客前來一睹龍的風采。

組詞

1. 龍翔(lóng xiáng):龍飛翔、盤旋。

2. 見證(jiàn zhèng):親眼看到、親身經曆。

3. 龍潭虎穴(lóng tán hǔ xué):形容險要或兇險的地方。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出現、顯現、呈現、亮相。

反義詞:隱藏、消失、失蹤、遁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