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概的意思、清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概的解釋

猶清操。 漢 王粲 《吊夷齊文》:“守聖人之清概,要既死而不渝。”《新唐書·忠義傳上·張道源》:“﹝ 張楚金 ﹞有清概,然尚文刻,當時亦少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清概是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的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清高的氣節或品格,強調人品行高潔、不慕名利的風骨。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結構分析

  1. 本義為水澄澈純淨,引申為純潔、高尚、廉潔。《說文解字》釋:“清,朖(朗)也,澄水之皃(貌)。”如“清廉”“清高”均含道德純淨之意。

  2. 原指量谷物時刮平鬥斛的器具,後引申為氣度、節操。《莊子·秋水》有“概乎其有節”,指人秉持原則、不隨流俗。

清概為并列結構複合詞,二字義近疊加,強化“高潔不屈的品格” 這一抽象概念。


二、權威詞典釋義與文獻例證

  1. 《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101頁)

    明确釋義為“清高的氣節”,并引清代黃宗羲《陳葦庵年伯詩序》:“其人以清概自持,雖居市井,而蕭然無塵俗之氣。”

  2. 《世說新語·賞譽》

    東晉名士評價友人:“清概貴要,非禮不動”,指其節操清峻、言行莊重,此處“清概”作形容詞,描述品性剛直。


三、近義詞辨析


四、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雖屬文言殘留,但仍用于曆史人物評價、古典文學研究等領域。例如:

“陶淵明辭官歸隱,是其清概的實踐——甯守貧賤,不折志節。”(《中國隱士文化史》第三章)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劉義慶. 《世說新語》[M]. 中華書局, 2011.
  3. 袁行霈. 《陶淵明研究》[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網絡擴展解釋

“清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清操”,即高尚的節操或清廉的品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用例

3.其他相關解釋

4.近義詞與關聯詞

“清概”主要用于形容人的高尚品德,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使用較少。如需引用,建議優先參考權威古籍或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隱暗香博望燒屯不訾之器采薇參場蟾輝禅偈床沿淳固調年端梢敦确法律顧問奉敕風宿水餐共韻關人谷草恒毛鴻溝花花世界話意胡羼渾屯江瑤柱堅頑芰荷謹毛失貌臼科記敍巨流剀拂開箱倒籠苛娆臘肥了似臨産陵陂儢儢縷細南腔北調平巾帻乾支剌全真教榷管确志屈匮攘亂石牀書革熟稔太儀天老兒鐵鍁王隅武妓小大人兒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