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芰荷的意思、芰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芰荷的解釋

指菱葉與荷葉。《楚辭·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唐 羅隱 《宿荊州江陵驿》詩:“風動芰荷香四散,月明樓閣影相侵。” 明 陸采 《懷香記·索香看牆》:“芰荷池雨聲輕濺,似瓊珠滴碎還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芰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特指荷花(蓮花)。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芰荷”指荷花,即蓮的花。《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指荷花。” 它是由“芰”和“荷”兩個單字組合而成的複合詞。

  2. 單字解析

    • 芰 (jì):本義指菱角,一種水生植物。《說文解字》釋為:“芰,蔆也。”但在“芰荷”一詞中,“芰”并非指菱角,而是與“荷”連用,共同指代荷花。
    • 荷 (hé):本義指蓮,包括其葉、花、根莖(藕)等。《說文解字》釋為:“荷,芙蕖葉。”後泛指蓮這種植物及其花。

      因此,“芰荷”作為一個整體,專指荷花。

  3. 文學意象

    “芰荷”在古典文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意象,常用來象征高潔、清雅、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最著名的用例見于屈原《離騷》: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此句意為裁剪荷葉做上衣,收集荷花做下裳,以香草美飾象征詩人高潔的志向。

  4. 植物學關聯

    從植物學角度看,“荷”即蓮(Nelumbo nucifera),是蓮科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花即為荷花(蓮花)。而“芰”指菱角(Trapa spp.),屬于菱科。雖然“芰荷”一詞中的“芰”在此不指菱角,但兩者均為常見的水生植物,常共生于池塘湖泊之中。

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許慎. 《說文解字》.
  3. 洪興祖. 《楚辭補注》.
  4.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芰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ì hé,其含義和文學内涵可綜合如下:


基本釋義

  1. 植物指代:指菱葉與荷葉的組合。“芰”即菱角(水生植物),而“荷”為荷葉。
  2. 少數引申:部分典籍中偶作“荷花”解,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文學溯源


文化意象

  1. 高潔人格:因屈原的象征性使用,芰荷成為文人表達清高、脫俗的常見意象。
  2. 自然意境:詩詞中常以芰荷與月色、池水等結合,營造靜谧或蕭瑟的氛圍(如羅隱“風動芰荷香四散,月明樓閣影相侵”)。

注意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植物特性,可參考《楚辭》或《本草綱目》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拔鍋卷席刨床寶撾北碑南帖徧覩别說程儀俦夷村夫俗子叨廁殿下底豫洞肛楯軒獨醉發皇反躬廢置風漣風團鳳響桂醑過來固然寒春漢學家紅繖花胡洞黃門北寺獄黃木掍成昏擾壺中日月嘉麗堅久牋檄膠淤進計稷壇九大勞思逸淫離明象論理學昧私沒作理會處冥言密栉拟容羟基權欲熏心曲垂三須鈎召父杜母濕奧詩槊堂斷天對投戈講蓺秃瘡五内俱崩